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5章 進城

吳言拿出了二十兩碎銀,把剩下的還給了混混們道:“我們只要二十兩做盤纏,你們那些死去的兄弟,有些肯定是有家人的,你們把剩下的拿出一部分分給他們的家人,還有的就是你們的了。”

五個混混皆大歡喜,捧著金銀高高興興的去了,這些混混們雖然平時喜歡欺負百姓,但是自己人之間還是挺講義氣的,所以吳言大可放心他們能把事辦好。

四位少年吃過早飯之後,便開始收拾行李,吳言拔出香刀看了看,只見刀刃上有兩處缺口,這是昨天跟山賊們拼刀之時,刀對刀硬砍砍成了這個樣子,再好的刀,在打鬥之中使猛力相互對砍,或者砍殺一些敵人,由於人體的骨骼也很堅硬,刀也用不了多長時間,所以刀劍對於行走江湖的武士來說,是一件耗損特別快的消耗品。

蘭花送給吳言的這把刀可是一件上品,因為這個時代的鑄造工藝普遍落後,鐵質刀刀身大多較軟,很容易卷口,吳言的刀卻只是崩了兩個小缺口,足以證明這把刀的剛性極好,此時吳言感到十分心疼,決定出發之前先找個磨刀的地方好好磨一磨。

吳言跟山賊近身搏殺的時候並不多,三位少年全程都在與山賊近身肉搏,吳言的上品鋼刀都崩了兩個缺口,三位少年們矛刃的悽慘程度可想而知,他們要去街上更換矛刃,一支矛刃一般不超過一兩銀子。

三位少年之所以都帶著矛,自然是因為他們沒學到什麼武功,現在還十分柔弱,用長兵器對付敵人的刀劍短兵器更有優勢的緣故,偏僻的三川峽這個地方,很多山賊都是不學無術的混混、地痞、孤兒,以及沒有吃穿的窮苦百姓出身,沒學過什麼功夫,全靠實戰經驗和一身蠻力,用長兵器來對付他們的短兵器自然十分有效,當然他們也有長兵器。

除了磨刀之外,吳言還需要補充兩百枚繡花針,跟喬木果一起用來製作砰砰筒的毒針彈丸。

吳言早已把砰砰筒中的那顆壞彈取了出來,本來是一支主筒一支備用筒,四支彈匣,吳言把備用筒和兩隻彈匣留給了蕭易秋之後,又找杜木匠製造了三支彈匣,原來皮套上插放主筒的地方也被插放了彈匣,五支彈匣被砍壞了一支,還剩下四支。

吳言在小鎮上購買了兩百枚繡花針之後,三位少年幫著他做出了120發毒針彈丸,然後把四支彈匣都上滿了子彈,有了昨天的教訓,這次吳言把每一顆喬木果都認真的檢查了一遍。

四位少年準備完畢,便踏上了去往縣城方向的路。

古代交通工具落後,道路也十分崎嶇,絕大多數山村不通馬路,所以古人的出行方式百分之九九都靠兩條腿,無論是要去幾十裡之外的地方,還是要去百里之外甚至千里之外的地方,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通常都是一路上風餐露宿走著去,一個三四歲的小孩一天走上三四十里山路都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步行不過是這個時代無數日常生活習慣中的一種方式而已,還有很多很多這樣十分落後的生活方式,這也使得這個時代的人的身體猶如野獸一般,普遍都比現代人強壯許多。

所以當史書記載或者是歷史故事中說古人的力量有多麼多麼強,能舉起多麼多重的東西,現代人總是感覺十分地不可思議,他們覺得自己在現實中從來都沒見到過,歷史上怎麼可能有這樣的人,於是他們總要想方設法去證明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接下來,四位少年要連續步行三四天,不過每天晚上都能找到沿途借宿的人家,路上有幾次遇到了小股山賊,全被四位少年給打發了不說,他們還得了二十多兩銀子。

這四位少年每日早晨三點起床,練上四個小時的混元一氣功,便開始上路,普通人一小時步行不超過十里,這四位少年的腳程快上一些,即使翻山越嶺也如履平地,一小時十五里左右,每天從早晨八點到下午三點步行七個小時,日行百里,三點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