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秦淮茹這樣正正當當的工作婦女都已經算是比較幸運的了——儘管她的職位不是最高等級,但月入二十七元五角也足以維持家庭開支了。
照顧三個孩子難道對一位成年人來說還那麼難不成?”
透過這席話,眾人漸漸明白了箇中的道理。
不過,秦淮茹則情緒激動地說道:“各位街坊,東旭剛剛走了不久,我怎麼忍心把母親送到鄉下去住呢?這會讓我背上‘不孝’之名啊。”
話音未落,她便哭了起來。
看到這裡,何宇柱暗自佩服:秦淮茹果真是個機靈的女子,她正在試圖樹立起良好的公眾形象。
關於賈張氏去與否的問題,秦淮茹顯然並不是十分在意。
之前她就已經和婆婆商量好,每月向她支付三元作為生活費,並且多出的一元用來購買止痛片。
後續調整為兩元專用於購買藥品。
秦淮茹的工資為每月二十七元五角,她並非新手而是正式職工,《劇本》裡提到的工作年限問題其實不符合當時的情況,那個年代還沒有計算工齡的規定。
實際上,薪酬體系是根據技術和級別的不同而定的,雖然也有加班費、津貼及獎金等獎勵形式。
《劇本》有意渲染秦淮茹生活的艱辛,然而實際情況是由於她個人缺乏進取之心導致了技術水平停滯不前;倘若能升至第一等級,薪水便會上調至每月三十元三角。
而賈張氏更像是家裡的累贅,她每個月的生活消耗幾乎相當於成年人的生活成本。
賈家日常飲食還需保證肉類供給,每隔幾天不見肉類就不成,這一切都源於長期以來形成的奢侈習慣。
對於孩子的營養需求也異常高,生活水準堪比昔日的地主階級。
隨後,何宇柱繼續勸說道:“賈嬸,既然您是孫輩們的親奶奶,出於對子孫的責任,理應回到農村生活才對。”
“再說了,她原來的地方已經回到了孃家人手裡,回孃家住幾年有什麼不對呢?”
“畢竟她年紀還沒到五旬,正當年!”
“不能因為你秦淮茹講孝道,我們就得跟著承受這一切吧?”
聽到這話,易忠海立刻生氣地說:“何宇柱……”
“老爺子,工廠能給多少撫卹金?”
不等對方說話,何宇柱又插話進去,直接提起撫卹金的話題。
這筆款項數額不小,提到它,可能就沒人願意繼續捐錢了。
易忠海自然懂這一點,卻一直避而不談。
就在這個時候,賈張氏撲通一聲坐在地上,哭喊道:“東旭呀,你怎麼就走啦!”
“留下我們母子倆給人家欺侮!”
她繼續叫喊。
“老賈啊,你快來帶我這個沒良心的兒子走吧!”
賈張氏用了她特有的招數,何宇柱是第一次見到這種場面,雖覺好奇,易忠海馬上大聲責問:“何宇柱,你怎麼能這樣逼一個女人和孩子呢?”
“啊,我是在逼人麼?”
何宇柱笑了一聲,隨即站起來,“我只是想問問大伯,直到現在您都不願意透露撫卹金的具體數目是吧?”
“什麼意思啊?”
有些人不明所以。
“難道說,大家捐的錢你們打算私吞?”
何宇柱的話語引起了人群的躁動。
“是啊,為什麼大伯您一直避而不談撫卹金的事?”
圍觀的人群隨之呼應。
“還有這大院裡多半人都是廠裡或下設單位的,你覺得我們打聽不出來嗎?”
人群中的情緒明顯憤怒起來。
易忠海臉龐泛紅,顯然是惱羞成怒了;而劉海中與閻埠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