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出的結果顯示局面還可以接受,雖然不能讓人盡情享受,但大多數人都覺得味道非常好。
儘管最終的決定還是由廠方高層作出,但何宇柱的確提了一些寶貴的建議。
經過幾輪深入交流,決策層做出了最終的選擇:與其他因素相比,這款新品確實更加惹人喜愛。
副廠長李同志迅速採取行動,再度聯絡肉食加工廠的老趙,要求更換所有的輔助材料為大塊骨頭,同時必須增加份量,具體的增額需視這次聚餐的受歡迎程度來決定!
執鍋的是何宇柱,而陪酒則是幾名後勤部門的領導。
接著,鋼廠送來了大量的豬骨頭,要是希望當天中午享用的話,就必須讓廚房員工半夜開始籌備。
或乾脆實行兩班輪換制,所有八個食堂同步作業,統一排程者僅何宇柱一位。
“何師傅,就拜託你了!”
副廠長李來訪食堂廚房,“你看該如何部署?這八個食堂全都等著你號令呢!”
“沒問題!”
何宇柱答道,“把各位廚師分為兩個隊伍,分別指揮一組助手交替工作。”
“自午夜啟動烹飪工作,我將依次指導,日間班負責監控爐火及準備蒸饅頭的工作。”
“原材料的清洗與切削備料,則交由夜間班組完成。”
“好的,就這麼辦!”
李副廠長隨後釋出指示,八個食堂全體進入戰備狀態。
儘管尚不確定工人對新選單的反饋如何,但已經開始調動了一些資深廚師參與推廣工作。
與此同時,何宇柱簡單向家裡報了備,並調整了自己的生活節奏:白天休憩,半夜上工。
最關鍵的無疑是首日。
如果工人能夠在第一天認同這款大骨湯,何宇柱就考慮連番幾日持續為其烹製。
他如此煞費苦心,無非是希望能夠獲得工人們的讚賞與尊敬。
這份榮譽對何宇柱而言,就像一件強有力的保護罩,促使他更加竭盡全力。
首日的反響超乎預期的美好。
工人們品嚐著香氣撲鼻、味道醇厚的大骨湯,無不點頭讚許,認為湯裡的白菜、土豆和粉絲同樣美味。
此時各食堂只供應這一主餚——大骨湯拌菜。
由於廚房方面早已預計到了這一點,在分發食物時保留了一部分作為自己享用的份額。
即使工人們得不到額外的肉類或其他肉食,但他們依舊對此滿意,這對管理層而言也是不小的安慰。
接下來的焦點將是評估此菜餚的營養價值。
表面上看,湯液並不見太多的油脂漂浮。
另外,在烹飪期間,何宇柱也並不吝嗇地新增豬油,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現今豬肉及其製品已是稀缺資源。
因此,食堂啟動了倒班制,而何宇柱則需通宵忙碌至次日中午,遠比其他人更為辛苦。
但同時,他的勤奮也為他贏得了眾多讚譽,特別是贏得了廣大工人們的認可與好評。
這種美味佳品激起了眾人的好奇心,成為了人們討論的話題之一。
在物質文化相對貧乏的年代,日常生活的小事便是最佳的談資。
於是,何宇柱之名逐漸擴散開去,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
週末早晨,何宇柱與家屬回返院落。
前院,三叔閻埠貴依舊在場,見到何宇柱歸來說道:“小柱,你回來了?”
“三叔,早上好!”
何宇柱回應著打招呼。
“柱子,你工廠裡的那個大骨湯真有那麼好喝嗎?”
閻埠貴顯然是有話想說,這訊息已經傳開了。
“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