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丞相,要不……”陽周小聲的說道:“將此詔書,退回蘭臺?”
作為丞相,周亞夫當然有著拒絕和封駁任何來自皇帝的不合理命令的權力。
在法律和制度角度上來說,沒有經過丞相同意,御史大夫附署的詔書,都屬於非法的亂命。
但事實,卻不是如此。
丞相直接退回皇帝詔書的行為,是相當粗魯和直白的打臉。
太宗那樣好脾氣的皇帝,都不能容忍,何況當今?
再說了……周亞夫也沒有這個封駁和拒絕這個命令的底氣。
他這個丞相,明年就要下臺了。
在這個時候,抓著皇帝的臉抽一巴掌,皇帝可能暫時不會說什麼。
但那些皇帝的近臣倖臣,恐怕都會在心裡面惦記上這個事情。
老周家可吃過這種虧!
周亞夫更是曾經親眼見證了自己的父親是怎麼走出廷尉大牢的。
他才沒有這麼傻呢!
他只是個軍人,退休以後,去武苑教教學生,培養幾個弟子,他的一生就完美了。
犯不著因為摻和諸子百家文人士大夫之間的撕逼而去跟天子鬧彆扭。
更何況……
周亞夫心裡清楚,晁錯和趙禹等法家大臣若是知道了,他這個丞相臨到致仕了,還要給他們添堵。
這些傢伙心裡面,恐怕都會對他有想法。
若是其他事情,關乎國計民生的大是大非,周亞夫興許還會頂著天子的壓力和法家的指責,而實行自己的丞相職責。
但問題是這個事情,明顯就是皇帝要拉偏架。
儒法墨和黃老派之間的問題。
要去打滾,要去撒潑,也輪不到他這個丞相。
當然,周亞夫也不準備站到法家那邊。
“陽長史,這個事情呢,吾就拜託長史去與各卿協調了……”周亞夫拍拍陽周肩膀,說道:“希望長史不要辜負陛下與本相的重託,用心做好這個事情……”
陽周聞言,臉色頓時就好看極了。
他苦著一張臉,拜道:“丞相厚愛,周實在愧不敢當……只是此事,僕職實在是不敢擔啊……”
開什麼玩笑……
將來,丞相周亞夫一旦下臺,他這個丞相長史,肯定也得挪窩。
新上任的丞相,必定不會留他這個‘前朝餘孽’。
到時候,他指不定就得去那個犄角疙瘩待著。
萬一這個新丞相還是黃老派的鐵桿,那就更慘了!
說不定,一腳將他踹去蒙國之類的窮鄉僻壤,與風沙和雨雪為伴,這輩子都不要指望回長安了。
他陽周還年輕,今年才五十歲不到,可不想這麼快就泯然眾人。
周亞夫卻是笑著對陽周道:“本相已經打算在明年大朝議後上表天子乞骸骨……繼任的丞相呢,本相打算推薦御史大夫晁錯……”
這七八年來,周亞夫與晁錯搭班子,合作不能說愉快,勉勉強強算湊合。
畢竟,晁錯那張嘴,實在太臭了!
但,這麼久的共事相處下來,哪怕周亞夫不喜歡晁錯,卻也不得不承認,晁錯確實是最適合繼任他的丞相之位的人選。
原因很簡單晁錯雖然缺點一大把,但他看問題的眼光和辦事情的決心,是滿朝文武之中最強的。
從國家和天下的長治久安以及穩定方面考慮,周亞夫覺得,晁錯是最合適的人選。
至於晁錯與他之間的那些矛盾與分歧,在這樣的大是大非面前,反而不重要了。
春秋時期,解狐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被傳為美談。
周亞夫也想效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