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空間有限,沒有專門的門房,只有一個街門和兩間耳房,清理工作用了兩天時間便完成了。
接著,他們在其中一間耳房內砌了爐灶,作為廚房,另一間則作為儲物間,平時還可以停放腳踏車。
垂花門也得到了保養,重新刷了一遍油漆。
隨後,東西廂房的翻修工作逐漸展開了,進度稍微有些慢。
屋頂修繕是首要任務,接著安裝了隔牆和支撐柱。
選材極為講究,何宇柱知道未來可能有 ** 等自然災害,因此房子必須更加堅固。
為此,兩邊都加裝了隔牆,並且新增了四根大柱子,大幅提升了房屋的結構穩定性。
所有的傢俱都經過檢查,雖然是民國時期的老物件,但還算不上古董,所以全都更換了新的。
改造後,東西廂房各有兩間臥室和一間客廳,加上正房的兩間臥室和一個客廳,整個院子可以容納不少人。
不足一個月的時間,一切工作就緒。
為了考慮住在院子裡的老人和孩子的健康,何宇柱決定不再重新塗刷牆壁,因為當時使用的油漆並不環保。
新傢俱也都選擇了現成的成品。
房間的佈局也頗為講究:正房的兩間臥室分別給文父文母和何宇柱與雯麗使用,每間都有雙人床。
西廂房的兩間臥室則分配給大姐文秀夫婦和二姐文慧夫婦,東廂房則設有一間男宿舍和一間女宿舍。
沒錯,東廂房是專門為孩子們準備的。
三家的孩子人數眾多,按照性別分開放置更為妥當。
這樣每逢節日,大家都可以在院子裡過夜。
工程完工後,文家的老兩口十分高興。
週六晚上,他們把孩子們叫來一起吃飯,並住了下來,那晚非常熱鬧。
雯麗也非常滿意,這些都是她精打細算節省下來的費用,讓她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同時,她也懷孕了,預計將在過年前後生產,又是一個好訊息。
……
1964年底,雯麗即將分娩。
她按照慣例提前住進了醫院,何宇柱把兒子送到了岳父家,白天由文母和大姐文秀照顧。
等事情結束,他又搬回了文家。
然而,一件讓何宇柱意外的事情發生了——梁拉娣竟然懷孕了。
“真的?”
何宇柱睜大眼睛看著三大爺,問道:“確定了嗎?”
“確實!”
閻埠貴一臉感嘆,“許大冒這些年來不知道吃了多少藥,一直沒有中斷。
幸虧梁拉娣心地善良,願意為他生個孩子。”
“如果是男孩,許大冒可真是運氣太好了。
換作別人,誰願意替他生孩子呢?”
“確實……”
何宇柱不知如何回應。
他對許大冒的情況非常瞭解,原劇本中他終生沒有孩子。
不過,劇本中的許大冒並未服藥,而現實生活中的許大冒服用了幾年的中藥,最終看到了效果。
加上他和梁拉娣都不過三十歲,懷孕的機會的確不小。
許大冒激動極了。
正當何宇柱和閻埠貴交談時,許大冒攙扶著梁拉娣走了進來。
“嘿,柱子你回來了?”
許大冒笑著說道,熱情地打招呼。
“嗯,回來拿些東西送去岳父家,雯麗生產後我們就直接搬過去了。”
何宇柱點點頭,“你們要去哪兒?”
“去檢查一下身體吧。”
許大冒帶著笑容說道,臉上始終洋溢著笑意。
在四合院裡,梁拉娣斜睨了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