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柱特地給她家添置了一臺風扇。
未來的幾年裡,可能鋼鐵產業將蓬勃發展,到時候要注意防止家中鐵製品被徵用。
好在他工作於軋鋼廠,料想不會被分發個人鋼鐵額度,否則家中炊具都會受影響。
基於此,他已經預備了一些備用的金屬物料,備不時之需。
將雯麗送回家後,二姐文慧迫不及待地詢問雯麗:“她家條件如何?”
“主臥、附臥兩室都有,這一點你們事先應該清楚吧?”
雯麗帶著笑意回答,“不過他們的居所經過精心打理,顯得頗為整潔。
正房透過巧妙佈局分成了三個空間。”
“而且分隔的設計相當精緻。”
雯麗補充。
媽媽關切地說:“雨雨的妹妹見到沒有?”
“見過了,雨雨真是長高了,雖然剛滿十三,還在上初中,個子已快追上我了。”
雯麗說,“而且很隨和好相處。”
“確實,你們都是大閨女了。”
文秀笑說著。
“我還未及大閨女年紀呢!”
雯麗略顯不悅地回應,“哥哥說了他會負責買傢俱,但那裡住戶繁多啊!”
聽到雯麗對大戶人家庭生活的講述,文家人心中明白,何宇柱先前描述並不詳盡,而眾人之地,心思必定複雜,這也是他為何如此機敏。
“一小夥子能照顧好妹妹已是難得了。”
雯麗接下來說道。
“若真成了何夫人,務必事事聽柱子的話,那裡人口眾多,思想駁雜,跟緊柱子才能不吃虧。”
父親認真地教導。
“真至於那麼緊張嗎?”
雯麗不解地提問,“柱子說,若在那裡住上十年,我能完全改變自己的氣質。”
“我看也差不多吧。”
文慧點頭同意,“那也是個大宅院,每日事務多多,且居民來來往往,避之不及。”
隨後的日子裡,何宇柱開始著手採購傢俱,款式與顏色力求統一,特別選擇有支腳的家俬,高度保持一致,便於清潔也更顯大氣。
客廳門口處,他定製了套木質沙發,按照自己的構想製作。
屋內深處靠近牆壁的地方,擺放了一個燒煤的爐子,煙筒穿過透氣孔直通戶外。
這處四合院每間房均設有高置透氣孔,透氣效能佳。
正房上開了三個透氣口,烹飪時香氣可飄至後院。
有了內部的分隔設計,確保每個空間至少有一個透氣孔。
針對夏季舒適度考慮,他還量身定做了幾扇紗窗。
此外,他還訂製了兩隻雙人座和兩隻單人座的木沙發, ** 位置則擺設一張小桌子。
門口一側擺放了一個鞋櫃,對面則是一個衣架,方便掛外套。
看到這一切佈置妥當,何宇柱心滿意足。
憑藉他的條件和背景,這已經是他能做到的最好了。
畢竟,他只是個廚師,不是專業設計師。
此外,受限於時代,他也並不想顯得特立獨行。
當一切準備妥當後,何宇柱終於搬進了新居,床鋪上是全新的被褥。
時值六月,天氣漸熱,很多家庭都在抓緊時間裝修。
劉家的裝修風格與何宇柱家相似,因為他們請的技工的工資也很高。
許家也是如此。
許父不僅聰明能幹,還是一名電影放映員,每個月都有豐厚的補貼,每次下鄉還會帶回來不少農產品,使家中伙食豐富且開銷不大。
儘管許母沒有正式工作,但她在家務活方面收入可觀,特別是在婁半城幫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