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642.王碩“死”了

許鑫要離婚的話,那是什麼樣的心情。

婚姻不是兒戲。

倆人結合的愛情,是彼此靈魂的交融與契合。

你窮,我陪你一起努力,你富,我和你共享繁華。

不離不棄,生死相依。

她不知道自己的愛情觀是否正確,可這卻是她最真實的想法。

可是,馮大導演,從電影開場的馮氏幽默下,讓她看到了一種很令人作嘔的認知。

本該用來見證愛情忠貞不渝的聖經,變成了離婚典禮的一沓鮮紅鈔票。

雖然她不信主,可也明白信仰的力量更多是自我內心約束自己的道德壁壘。

可這道道德壁壘,此時此刻卻被那一沓鮮紅的鈔票取代。

幽默、諷刺。

可……

不對。

令人作嘔。

而看到倆人發完誓後,交還了對方的戒指,又搞了個什麼“剪喜字”之類的離婚戲碼,她的眉頭越皺越緊了。

但就在這時,忽然許鑫湊到她耳邊:

“誒,王穎。”

“……”

楊蜜順著老公的話分散了一下注意力。

然後就瞧見了孫紅鐳後面的“伴娘”。

確實是王穎。

在和王斯聰認識前,她剛結束了這部電影伴娘的鏡頭。

再見“舊人”,原本內心應該毫無波瀾才是,可……原本那股令人作嘔的味道,再搭配這麼一個玩弄人心,傷害自己朋友感情的婊子……

馮導的“鉅作”,此時此刻在她眼裡已經定了性。

一部充斥著浮躁、喧譁、處處顯露著“高人一等”,卻又唯利是圖的嘔吐物,在不停散發著自己的惡臭味道。

這……不應該是京圈的東西。

京圈的諷刺,逗貧,理應是一種用荒誕現實,為底層人民吶喊,喊出他們無法發出的聲音的戲謔。

京城的文化,更應該是作為全國的文化精神先驅者,在每一個時代不說引領……但至少能提供一份借鑑思考的自省。

燕京人的逗貧,更像是苦中作樂的那份無奈與自我排解。

又應該像是皇城根下的野草一樣,在青磚紅牆之下蓬勃生長,用頑強的生命力展現出自己的生生不息。

可……

馮大導演的作品,卻讓她這個燕京人感到……很不自在。

雖然電影才剛開始,但作為演員,她已經有了一種預感……

或者說察覺到了這個劇本主題基調的“高高在上”。

那種隱隱散發的優越感……

讓她很不舒服。

不應該這樣。

如果是外地人,或許他們沒資格評價咱們當地人的風貌身骨。

可作為本地人,她有資格這麼講。

你不應該這樣……

王碩老師……你最愛的作家可是老舍,我小時候在報紙上真的看過您在採訪時,說過那句“我就是看不慣知識分子的精英主義騎在我脖子上”的話語。

您代表的,是一種反叛精神,一種替我們撥開雲霧,辨別真偽的“混不吝”的頑主態度。

您……現在怎麼也變成這樣了?

她不解。

甚至有些難過。

因為燕京的80後孩子,有幾個,在90年代,他們青春期的時候,沒崇拜過王碩?

是王碩筆下的痞子、無業青年等等一系列放浪叛逆的邊緣人,像包括楊蜜在內的孩子們展現了在時代變革的大潮流下失去了傳統信仰的社會階層,到底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更是用他們混亂的價值觀與複雜卻斷層的精神,假意佐證,幫這些孩子們啟蒙如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