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錢,可都有我一半的。您是真不知道有錢人的煩惱……”
“……”
本來還長吁短嘆的張一謀嘴角一抽……
就聽許鑫用一種“哎呀,呢煩滴狠”的語氣說道:
“最怕的就是錢在銀行沒用處。天天這個行長約你吃飯,想拉你點存款。那個行長給你送禮,想讓你多存幾筆死期,就差給你磕頭了……您就別擔心什麼拿不拿小孩兒錢……這樣,我讓我爸出來總行了吧?您要拍啥電影,您跟他說……我也不是威脅您,但我得提前和您說好,他可不像我這麼好說話。您說這電影需要投一個億,他就給您一個億。以他那脾氣,您說一個億,他至少給您15……生怕您不夠花……”
“……”
從廚房端著兩海碗麵條走出來的陳葶眼角也開始抽搐了起來。
顯然,許鑫這種話對她而言,也是一種世界觀的衝擊。
以前只知道這孩子家裡有錢……
可這種花錢的風格……
不能說是聞所未聞,至少也能說是百聞不如一見。
可偏偏,許鑫說的話是發自肺腑的。
他真的認為自己命運的轉折點,就是加入奧運會。
在奧運會里,他看到了許多人。
許多甘於奉獻,為了這個國家可以燃燒一切,直至生命終結的人。
可能對於很多人而言,08年的奧運會,只是那一晚上的精彩。
但對許鑫而言,從他的畫稿被老頭看到那一刻……
他的命運,就已經發生了改變。
和老頭算不算互相成就,他不清楚。
但對方絕對是自己人生的貴人,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我明白您想說什麼,但您真別和我客氣。咱爺倆的關係,沒必要這樣。這部電影結束,您就踏踏實實的來就行。您手裡那麼多想改編的劇本,想怎麼拍就怎麼拍唄。更何況……您的電影會賠錢?我不信。就更不用提賠多賠少的事情了。行不行?您都這把年紀了……名利、票房、賺錢……其實我覺得都是無所謂的事情了。”
他這話說的很堅決,可張一謀卻樂了。
“哈哈~”
他笑著,看著許鑫好奇的問道:
“怎麼?對我很沒信心?”
“那倒不是。”
許鑫很堅定的搖了搖頭:
“不是說對您沒信心……但我必須要說,第五代,其實已經逐漸在走向“沒落”了。
我指的是票房方面~
每一代導演,都有各自的使命。如果說第五代導演的使命,是找尋到咱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自我根源的哲學。
是一種……尋根之旅。
那麼,在當下,也就是我們這一代,我們肩負的則是把華語影壇抬到本屬於它的經濟高峰。
比起來票房,越往後,我估計第五代導演越難和我們競爭,這點沒什麼可爭議的。
但第五代有必要繼續延續自己的道路,讓大家踏上這條前程似錦,票房簇擁的快車道時,華語電影的本質仍然不能變。
我們得留住自己的根!
而現在很多第五代導演在商業片上的建樹,讓他們其實對市場的判斷就是一場模糊化的豪賭。不善於製造票房,但迫於形勢卻依舊要緊追票房。
我覺得這才是第五代最大的困境~
說白了,大片的標準是第五代導演,或者說您和寥寥幾個導演來定下的,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導演”這種個體,在工業化生產流水線發達的今天,已經可以被定論為拖累生產力的體現了。
現在這個影壇,需要的是第五代導演坐穩中軍,繼續輸出自己擅長的、具備藝術性、文學性、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