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找著,總會擇得如意郎君,怎麼作偏房,豈不是有屈了?望員外老爺另選才郎,本人不敢遵命。”
員外說:
“恩人,老漢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小女之心也已願,誓不另再嫁他人,如若不應承,就是嫌棄小女貌醜了。”
李、姜兄弟三人在旁說道:
“薛兄弟,既然員外老爺如此說,小姐又已心願,如何不應承了?”
薛仁貴見推脫不過,兄弟們又如此之說,只得同意,說:
“既承不棄,在下薛仁貴謹從遵教。”
這樊員外見薛仁貴同意了,大喜說:
“好,待老夫擇一吉日,就此成親。”
薛仁貴說:“謝過岳父,小婿如今隨朝廷東征,功名存心,恐不能多待。”
員外說:
“無妨,擇日不如撞日,今便是佳期,即與小姐拜堂成親!”
即命家人殺豬宰羊,大擺筵席,讓薛仁貴同小姐完婚。
小姐樊秀花也是天生出落的貌美,賢淑聰敏。
昨日傍晚在繡花樓上,薛仁貴前來借宿,就正好給看到,瞧見有一位身穿白袍的俊美少年郎君,騎一匹高頭白馬,正是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便是有了幾分愛慕之意。
又聽聞昨晚擒了三賊寇,英雄了得,更是有了歡喜之心,私下與母親潘氏說了心願,老夫人方說與員外來,也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天作之合了。
薛仁貴隨大軍東征,著急追趕隊伍,只在樊家莊住了三日,便辭別員外準備起程。
臨別時,樊秀花說:
“相公,你要走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來,若生下一男半女,怎麼辦?”
薛仁貴說:
“這樣吧,我沒有什麼東西,只把身上這條五色鸞帶給你,把它收好,將來我要是熬上個一官半職,顧不上來接你,可帶著它來找我。”
說罷,薛仁貴把那五色鸞帶給了樊秀花。
樊秀花只得含淚告別。
薛仁貴辭別了親人,離開樊家莊,帶領李慶紅、姜興霸、姜興本三人直往登州方向,策馬加鞭,追趕大唐隊伍去了。
:()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