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出差錯,所以我直接選擇放棄這個法子。
人多力量大,幹起活來速度也快不少,我們幾個忙了不到二十多分鐘所有泥馬就搞定了。
為了安全起見每個人最好都簡裝而行,分量重點的裝備物資儘量留在最後拖拽,同時也多準備了兩塊雲梯板用於運送多餘的東西。
一切準備妥當之後,經過商議我還是第一個下潭,因為不太放心對面的安全情況只好繼續攜帶著自己的這把八一槓自動步槍,外加兩個彈匣。
我們所剩下最後的一捆繩索做成環狀,我負責拉到對面,最後用於拖拽或者協助,剩下的物資則交由阿嬌和阿紫進行打包分配留到最後拖拽。
猴子見狀也不想空手輕裝渡潭,他也非要帶上八一槓自動步槍,另外沿途得到的一些寶貝疙瘩也都一股腦的裝進了袋子背在了身上,生怕給弄丟了。
阿嬌和阿紫本身就沒有特別重的物資,她倆體重又輕,隨身攜帶一些重點的東西倒沒什麼問題。
反觀那外國人瓊斯還有冷叔和狼三兒,他們三個人稍微有些重量的東西該丟的全都已經丟了。
但狼三兒也不願放棄手裡面的傢伙,對於我們而言武器裝備確實是第二生命,見此我也不好過多幹涉。
至於黑皮這傢伙我就不用操心了,它從上面橫渡這條烏泥潭簡直是輕而易舉,於是我沿著剩下的雲梯開始向下攀爬,猴子隨後在上面協助我。
到了潭底我就把準備好的環形繩索一邊系在了腰間,一圈的繩子是沒有頭的,八一槓自動步槍被我斜掛在胸前,泥馬放入潭中之後縱身就跳了上去。
我右手繞緊捆著泥馬的繩索,右腳站立在上方,左腳用力一蹬腳下的烏泥地,整條泥馬和人就一起朝前躥了出去。
這種方式雖是小時候魚塘抓魚用過,但並不是我們自己發明研究的,而是村裡鄰居家的遠房親戚傳授過來的。
他這個遠房親戚在沿海地區定居基本上都是靠海吃飯,說是退潮趕海的時候經常借用泥馬這種工具進行捕獲和運輸。
雖說已經隔了很久但總歸我是有過使用經驗的,在烏泥潭中滑行起來並不困難,不一會的功夫我就已經接近了烏泥潭的中間區域。
我在蹬腳的同時也感受了一下腳底烏泥的硬度情況,心中不由稍竊喜了起來,這裡的結構並不是像河床那樣中間變深,看來順利到達對岸並不是什麼難事了。
心裡有了底我仍然不敢做出停留的動作,畢竟這地底環境變幻莫測,早點到達對岸才算踏實。
我正思索著前進突然腳下一踩感覺蹬到了一塊硬物,那感覺就像是被助力了一般,確物反饋的力度很強勁,泥馬向前的速度頓時就快了一分。
我原本以為踩到的是一個石塊類東西,可越往前劃越感覺不太對勁,這條烏泥潭是持續緩慢移動的,並不是條死潭,按道理來說有硬物或重物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沉積到潭底才對,不應該是懸浮在烏泥的表層位置。
邊前進邊思索的同時腳下踩蹬的過程中又連續踩到了兩塊之前的硬物,而且在最後一腳之後明顯的感覺到那塊硬物還在動!
這種動感不單單是腳底的一點點觸感,而是連帶著所在位置四周都有明顯的晃動,彷彿我是踩到了一件大物體上方導致那片區域整體擺動了一下。
就這麼一下導致我重心不穩差點從泥馬上面掉落下來,頓時額頭上的汗珠立馬就冒了出來。
我穩住身形的同時拼盡力氣蹬動左腳繼續前進,接下來卻並沒有再踩蹬到什麼異物了,很順利就到達了對岸。
我顧不上去觀察對岸的安全情況趕緊朝猴子那邊叫喊示意,讓他們要快速透過,千萬不要在烏泥潭中逗留,潭底可能藏著什麼東西。
對面的猴子其實一直都在注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