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章 中計

程堯大驚失色:“你說什麼,姜逸軒?”

他心頭一緊,也不知是兒子身受重傷的訊息讓他擔憂,還是姜逸軒的到來更讓他不安。當初他收留戚正峰,正是因為他與姜逸軒有著深仇大恨。

他想要對付姜逸軒,需要有人給他收集情報,而戚正峰就是最好的人選。誰曾想,這廝居然敢叛國!當初收留他本就是有違南蜀律法,如今北境陷落,自己難辭其咎。

偏偏前來救援的還是姜逸軒,這人與他卻有著血海深仇,定然不會放過這個將他拉下馬的大好機會。

銀山一役,不但是姜逸軒的心結,更是程堯不敢公之於眾的秘密。一旦事情暴露,程家世代忠良的殊榮就會毀於一旦。設計殘害忠良本就是殺頭的重罪,更何況銀山一役枉死了三萬將士!

如果姜逸軒將此事鬧大,到時候就算陛下有心偏袒,程堯也難逃一死,程家也難逃衰敗的命運,連程鈺都會受到牽連,否則難安民心。

程堯陷入了天人交戰的糾結中。左右都是一死,投靠北燕,他還有可能繼續做萬人敬仰的大將軍;誓死不從,即便打了勝仗,他也會被姜逸軒具本彈劾,到時候揹著個自私自利、殘害忠良的罵名去世。

難道真的要與北燕人達成共識嗎?如若與慕容司駿達成共識,到時候即便背上叛國通敵的罵名,起碼還能活著,依然是統領二十萬大軍的一品君侯。更有甚者,如若南蜀滅國,他便是北燕的大功臣,程家也會跟著沾光,被世人所尊崇。

成王敗寇,勝者,自然為王,正義永遠是掌握在勝利者的手中。何況這亂世,本就是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可是,自己畢竟是個土生土長的南蜀人,投了北燕,意味著出賣了自己的國家,想到程家列祖列宗,個個都是鐵骨錚錚的忠臣良將,如若自己背叛了國家,該如何面對列祖列宗?

戚正峰看他陷入了左右為難的糾結中,思慮了片刻,又揚聲道:“我知道將軍在糾結什麼,你怕你投了北燕,整個程家會跟著您揹負叛國通敵的罵名。但是程將軍您想想,您設計陷害姜逸軒,害他打了敗仗,遭世人唾罵,還被髮配到漠北去受盡苦難。如若不是與匈奴打了那場翻身仗,他至今恐怕都還在那鳥不拉屎的地方苟活。”

“可如今,即便他已經是名揚天下的鬼將軍,為何這麼久了依然忍氣吞聲,不敢動你分毫?還不是因為您比他強大!”

“這個世界本就是強者說了算,你現在負隅頑抗,回頭姜逸軒一彈劾,把您所犯的滔天大罪公之於眾。陛下可不像先王,更不像自私自利的惠王,這麼大的案子,肯定不會姑息。到時候陛下必然要下詔徹查此事,給銀山枉死的冤魂一個交代。”

“到了那時,程家忠良的名聲,依然會被您所累,就連您的兒子程鈺,也要受到牽連。屆時玉石俱焚,史書上,程家便會揹負永久的罵名。”

“可若您投了北燕,您依然位高權重,誰敢說您半句不是?”

程堯聽著,臉色越來來越難看。他不得不承認,戚正峰說得是事實,你強大了,自然沒有人敢對你說三道四。可是,姜逸軒真的會把事情做那麼絕嗎?看在程鈺的面上,也許他還會對自己網開一面也未可知呢?

戚正峰將他的反應盡收眼底,繼續添油加醋:“我猜您現在一定在想,以程公子和姜逸軒的關係,說不定姜逸軒會既往不咎。可是將軍,您別忘了,前御史大夫姜雲是怎麼死的!”

程堯臉色瞬間蒼白到了極點。姜逸軒彈劾生父一事,舉國譁然,就連北燕和匈奴等鄰國也傳得沸沸揚揚。姜逸軒這個瘋子,連自己的親生父親都下得了決心弄死,更何況自己與他還有血海深仇。恐怕即便是有程鈺在,也無濟於事。

“將軍,我勸您別再心存幻想了。當年姜逸軒辱我至此,我走投無路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