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章 程鈺的絕望

程鈺算是把姜逸軒軟禁起來了,他派了人嚴加看守,姜逸軒若是想要出院子透氣也必須有四個人跟著。

他親自為周厲安排了葬禮,帶了姜逸軒去參加,全程陪同,連上廁所都跟著去。

其實他並非要限制姜逸軒的人身自由,只是他知道因為周厲的死,姜逸軒對自己的父親恨之入骨,若是讓他得了自由,難保他不會做出一些衝動的事。

程堯現在是朝廷欽犯,正在受審。他被押入大理寺的地牢之後,程鈺就到宮裡去覲見了陛下,試探陛下的態度。

雖說程堯謀害忠良、叛國投敵是洗脫不了的實罪,可姜逸軒一直不知道,當年銀山一役,若真要追起責任來,當今聖上才是最大的幕後。

當年前郎中令護衛不力被貶,惠王欲舉薦了姜逸軒,那時候陛下還是太子,他憂心姜逸軒上任之後姜家父子在朝中做大,把持朝政,會出現架空皇權的亂局,所以給遠在北境的程堯寫了封密函,讓他想盡辦法阻止姜逸軒上任。

當時的密函裡有一句話:欲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

也許他本意是讓程堯殺了姜逸軒,可是沒想到程堯卻弄出這麼大的陣仗,為了除掉一個姜逸軒,冤死了三萬忠魂。

而這件事,直到今日姜逸軒都不知情,只當一切都是程堯自主謀劃的。他始終堅信當今聖上是個仁德親民的好皇帝,所以一直以來都在反抗姜雲,不願倒戈狠戾乖張的惠王,而選擇支援當時還是太子的蕭啟。

程鈺心中清楚這一切,卻無法如實相告,怕姜逸軒承受不住打擊。

程堯謀害忠良不假,但卻是為了陛下。他輔佐陛下上位,為他做過多少陰暗的事,才保全了陛下仁德的名聲,這些事旁人不清楚,陛下卻心知肚明。

從陛下的態度來看,銀山一役他似乎並沒有打算深究,而投敵叛國之事,也可以歸因於被逼無奈,畢竟北燕來犯,北境軍也損失了大半的兵力。

看陛下的意思,他是有心想留程堯一條命的。

判決還未下來,若是姜逸軒此時對程堯動用私刑,甚至私自殺了他,定然會惹得龍顏大怒。

無論如何,得罪誰也不能得罪天子,否則都不會有好下場。

程鈺清楚這一切,所以他不能讓姜逸軒在這風口浪尖上莽撞行事,只有把他軟禁起來,才能保護他不再受到傷害。

可是如今他們之間矛盾重重,程堯逃跑,周厲身亡,姜逸軒對他的信任已經蕩然無存。在他看來,程鈺做的這一切不過是為了他的父親,必要的情況下,也許將自己殺了他也在所不惜。

當誤會深到一定的程度,再多的辯解都是強詞奪理,只會讓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他們再次陷入瞭解不開的死局。

其實也不是,這個死局從一開始就沒有破開過,只是兩人都心照不宣,貪婪地享受僅有的那麼一點溫存。

現在這份溫存已經消失殆盡,除非程鈺親自把他的父親送上斷頭臺,否則他們只能兩敗俱傷。

但程鈺又怎麼做得到?

程堯或許不是一個忠臣良將,但他無疑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他虛偽自私,道貌岸然,可是他把程鈺培養成了一個文武雙全、忠肝義膽、德才兼備的朝廷棟樑!

他的手上沾滿了無辜人的血,可他也曾捨命護衛整個南蜀國,曾手把手地教程鈺習武練劍,語重心長地教導他,人有多大的能力,就要負多大的責任,所練的劍法將來要能夠保衛自己的國家……

他曾帶著兒子在茫茫無際的草原上策馬奔騰,曾親手為兒子縫製衣服、洗衣做飯,曾溫柔地撫摸過兒子的頭……

他是個粗人,又軍務繁忙,可他也盡了最大的努力給予了兒子沉重的父愛!

縱然他百死莫贖,但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