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8章 沒有家了

皇上駕崩的訊息很快傳遍了整個南蜀國,舉國上下都陷入在悲痛的情緒中。

整個喪葬期間,一應政務全都暫且擱置了。姜雲被押入天牢,由禁軍統領孟凡派兵看守。凌王依舊被禁足宮中,其他涉事官員則被移交到大理寺統一看管,聽候發落。

因為舉國上下都要守孝,國喪期間禁止歌舞聲樂,嚴禁一切慶典活動,這個年大概是近幾年來過得最冷清的年。

不過這對姜逸軒來說,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府上原先大多數都是姜雲的人,受了姜雲的命令,沒少給姜逸軒添麻煩。姜雲入獄之後,大部分人怕姜逸軒秋後算賬,紛紛找藉口離開了姜府。

他寫了一封休書,與清禾郡主和離,把他送到李昭的府上。整個姜府,除了下人,就只剩下姜逸軒一個人。

偌大的府邸冷冷清清,甚至有些死氣沉沉。

先皇下葬之後,太子蕭啟登上了皇位,先後下令主審了衛陽和姜雲等人的案子。

先皇新喪,大赦天下,姜雲所犯之罪原本該誅九族的,後來判了只將他一人斬首,暫關押至天牢,等待秋後問斬。衛陽被流放漠北,服苦役。

而凌王則被褫奪封號,貶為庶民,逐出臨安城。

也不知陛下是怎麼想的,這背後最大的主使惠王,反而只是將其貶為郡王,禁止參議朝政。蕭琰仍居於京城中,享受郡王該有的禮制,甚至可以自由進宮,倒真是做起了一個閒散王爺。

皇上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皇室宗親和朝中大部分官員都是竭力反對,要求嚴懲蕭琰,以儆效尤。

其中呼聲最高的便是辰王蕭然。蕭啟加冠之禮被綁架之時,他曾揣測過蕭琰,被蕭琰當眾駁斥, 失了面子。後來蕭琰就更加不把他放在眼裡,多次出言不遜,令他在宗親面前大失威望。因此,他對蕭琰一直懷恨在心。

這些年蕭琰和蕭啟鬥得如火如荼,本以為蕭啟上位,會第一個處置蕭琰,誰知他非但沒處置,反而像處處在包庇。

他義憤填膺地提出,要將其處死,才能避免日後蕭琰東山再起,禍亂朝政。

怎料陛下當場就拿他侵佔地產為由,將他貶為庶民,同樣逐出京城,今生不得踏入臨安城半步。

有了辰王的前車之鑑,其他人縱然對陛下處置惠王一事心有不滿,也不敢再議。

眾人不知陛下為何會對昔日針鋒相對的惠王網開一面,自然也不會知曉,人人喊打的蕭琰,經常宿在宮中,與當今聖上琴瑟和鳴,抵死纏綿……

時間一晃,又是一年秋。

依禮制,天子駕崩,國喪期需持續兩年,禁止一切娛樂消遣的活動,但逢年過節,該祭拜還是要祭拜。

明日便是中秋佳節,姜府沒有人了,姜逸軒從嶺南迴了京城,一方面是為了在中秋節祭祀祖宗;另一方面,過了中秋節,姜雲便要問斬了。

不管怎麼說,姜逸軒也是他唯一的兒子,理當回來替他料理後事,算是還了他的生育之恩。

姜逸軒獨自坐在房中,桌上擺了幾壇酒,地上還倒著幾個空了的酒瓶。

按禮制,國喪期間的第一年是禁止飲酒的。可不知為何,他心裡悶的厲害,只有喝酒才能稍微好受一些。

橫豎這個家也只有他一個人了,姜逸軒索性破罐子破摔,大不了將他抓了,治他個大不敬之罪,最好將他賜死,一了百了。

他以前酒量就不好,這幾年在軍營裡喝多了,雖然比以往要好,但是還是不能飲太多。

他就這麼握著酒壺猛灌,即便是再海量的人,也經不住這樣猛烈的喝法。

程鈺來到時,看到的就是他抱著酒瓶神志不清地趴在桌上的樣子。

臨安不像嶺南,入了秋,夜間便漸漸涼了。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