怖,刀鋒偏開一線,不敢徑刺姜惑,只顧斬斷馬尾逃生。
“啪”的一聲,馬尾已被姜惑生生拉斷,淳于麟一刀刺空,不及收回,刀鋒已被姜惑左手食中兩指緊緊夾住。淳于麟不敢硬拼,只好放手棄刀。
姜惑眼中殺氣一現,短刀在馬背上一拍而入。這一刀端直刺入馬心,洞透馬腹。
戰馬狂嘶一聲,於急馳中乍停,姜惑憑一拍之力再度飛身彈起,腳尖點在淳于麟頭頂之上,落下時已背身攔住戰馬去路,而在他面前二十步外,就已是蹄聲隆隆、衝鋒而至的五千大軍。赤衣騎軍只恐亂蹄傷及淳于麟,自動分成一個扇形,將姜惑與淳于麟圍在其中。
淳于麟胯下戰馬被姜惑一刀格殺,轟然倒地。淳于麟被拋離馬背,在地上翻身而起。然而他似乎並不急著與手下士卒匯合,而是一聲大吼,一步步來到姜惑身後,雙手箕張,一寸寸地落下,似乎懷著滿腔的恨意,要把眼前的年輕人捏成粉末……
面對五千大軍的合圍,背對淳于麟的反撲,姜惑卻做出了令所有人驚訝至極的舉動。
但見他手中寶劍高舉,凜然大喝:“奉紂王之命,聖劍士格殺叛軍之首淳于麟,餘者棄兵刃受降,再不追究!”這句話他是以雄渾的沛然中氣朗聲發出,方圓數里內人人皆聞。每個人心中都如捶重鼓,甚至不及細辨語意,只能感應到那一股無可違逆、氣貫長虹的沖天氣勢。
淳于麟的雙手已將要落在姜惑頸後,卻再也無力寸進。他愣怔著保持著這個姿勢,直待聽到姜惑這一句大喝後,頭頂的金盔忽就裂為兩半。他的臉上是一副絕望到難以置信的神情,一股血泉驀然從頂門噴濺而出,直直衝起七尺餘高。隨即,淳于麟仰面朝天倒在地上,吐出了生命中的最後一口氣。
原來方才姜惑踏在他頭頂的那一腳集全身之力,不但踏裂金盔,業已把他的顱骨震得粉碎,縱有神仙再世,亦無力迴天。
從隨洚州侯寧華安出城請降,到淳于麟倒地斃命,總共不過一炷香工夫,姜惑卻在近萬雙眼睛瞪視下演出了這場驚心觸目、駭人聽聞的精彩狙殺。無論是五千赤衣騎軍,還是洚州城上的軍民,每個人都瞧得目瞪口呆。在他們的心目中,眼前這個面容冷竣、神情凜冽的年輕人就仿如那天下無敵的戰神,視千軍萬馬如草芥,由刀山火海上呼嘯而來。不但洚州軍民激動得熱淚盈眶、大多數囿州士卒張口結舌,就連最忠於淳于麟的帳前親兵,亦不敢上前搦戰,一當姜惑之鋒芒。
良久,洚州城樓上方才爆發出一陣海嘯般的歡呼聲:“聖劍士、聖劍士!”這幾個無比簡單的字眼彷彿有一種無法抗拒的魔力,起初只有一兩個赤衣軍隨之吶喊,漸漸地更多人加入了呼喊行列,直至巨大的山呼響遍了整個戰場。
姜惑在大軍合圍中舉劍指天,巍然不動,面容肅穆,如同一座凝立的雕像。一位囿州大將忽然走到他面前,恭敬跪倒,將手中的戰刀輕輕放在他身前,隨即,更多士卒亦跪倒在地,更多的刀槍被棄在地上。
這是一個崇拜英雄的時代!姜惑憑著絕世的武功、高明的劍法、超卓的膽略,以一己之力在萬軍之中取得敵將首級。他的舉動已得到了在場每個人的尊敬。雖然從沒有人親眼見到傳說中大商朝武功蓋世、所向無敵的“聖劍士”,但卻已無人再敢懷疑姜惑的身份。
正如斂清所料,囿州大軍就此不戰自潰,洚州之圍頃刻冰消雲散。數萬囿州大軍多數向朝歌支援的洚州城投降,小部分死忠於淳于麟的親兵愛將自知難抗兵變,僅帶著數百士兵退回到囿州城內。
洚州侯寧華安又驚又喜。事實上傳說中的聖劍士只負責大商君王的安危,極少參預朝政,他昨夜雖聽了姜惑的一番言辭,對姜惑的身份卻依然半信半疑,只是洚州城破在即,不得不勉強一試。今日自縛出城,原是報著必死之心,想不到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