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改變戰爭的命運。
一些日軍的間諜也給日本人發來了訊息。俄國人正在集結兵力,很可能要對第三軍發起反攻,庫洛帕特金司令官要把第三軍趕下大海去!
要是第一軍被餓死了,第三軍給趕下海了,從大連登陸的第二軍就是孤軍深入了。只剩下被俄國人吃掉的份。所以日本軍部馬上改變的主意,和一個支那土匪談判卻是是他們都不願意做的事情,但是現在他們必須去做,因為第一軍必須馬上發起對奉天的攻擊,切斷俄國人的交通線,讓俄國部隊回來救援奉天。
…;
他們輸不起這場戰爭!
對於日本人的這個態度老毛子感覺到非常的緊張。德西建史諾維奇在藤井茂太來軲轆山的當天就找到了楊小林,讓楊小林不要做出損害他們之間友誼的事情。
楊小林也沒有理他,只是告訴這個俄國上校。和日本人還有俄國人談判的事情就由楊度來負責,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去找楊度。
楊小林知道自己不適合幹這個,再說他也沒有什麼事情都自己來做的能力,要兄弟就是留著幫忙的。像楊度這種人,他不想幫忙的時候你讓他幹他也不幹,但是他真的想做。如果他感覺你束縛了他的手腳,他會很不開心。
楊小林沒有束縛楊度。而是讓他放手去做。在楊度和別人談判的時候,楊小林一方面要和陳天華一起擬定出適合於現在戰爭狀況的經濟政策,另一方面重組自己的軍事力量。
陳天華他們一開始制定的那一個所謂的三年計劃要改變了,那個計劃已經不適合現在的局勢發展,被戰爭徹底的給打亂了。陳天華召集那些理事們再度開會,要商討出一個可行的,適合於他們現在發展的政策。
這一點得到了那些理事會的共識,大家都認為該變一下了,而且有了第一次開會的經驗,這一次他們的速度就顯得要快了許多。沒到兩天的時間,他們就擬定出了一份大綱,接下來將在這份大綱的指導下,慢慢的討論具體的細節。
他們擬定出的大綱第一條就把楊小林給雷到了,在農業方面,這些人提出大家一起勞動,得到的食物一起分配。除了剩下口糧之外,其他的全部上繳義勇軍作為戰鬥貯備糧。
楊小林真的非常吃驚,因為這政策就和日後的初級階段的初級階段差不多。他問陳天華是怎麼想到這樣做的,陳天華倒不知道什麼,他只是告訴楊小林,沒辦法了,人少地多,這一次和日本人拼命讓很多家庭都喪失的壯年勞力,大家在一起幹活還能幹的了,分開幹,有些婦孺會被餓死的。
不知道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實行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不過既然大家都認為應該這樣,那就這樣做吧。
至於在工業方面,也就是軍工業方面,現在根據地的軍工業主要是三個層次的分佈,最高的一層是楊小林的兵工廠,第二層是那些民間聯合生產的作坊,第三層是一些屯子裡懂得這方面手藝的工匠。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發展。那些理事會認為第二層的作坊可以擴大經營規模,流水線的作業方式非常可取,他們建議由兵工廠負責培訓一些簡單的技術人員,然後把那些屯子裡面的零零散散的捆包的,造子彈的那些給停了。都像作坊一樣集中生產。
這一點倒有些戰爭時期的經濟政策的摸樣,楊小林看過之後也沒有說什麼。
接下來就是民生方面了,現在的遼東可謂是真正一窮二白,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還要隨時準備面對戰爭,這根本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了的。能走的都已經走了,根據地人口每天都在減少,那些理事說這樣的情況必須得到改變!
首先當然是宣傳,他們提出讓鄒容做一些宣傳的工作,樹立起人們對義勇軍,對楊打鬼,還有對根據地的信心。這一場戰鬥不管怎麼樣日本人服輸了,這是一個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