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商行大東家帶著商行車隊再次回到了東海,他們已經出去兩趟了,一趟去的關隴,一趟去的南方。
後面的南方之行可是要比關隴之行艱難許多,畢竟那裡已經被叛軍控制逆,正在與朝廷交戰,不僅路途不安全,還會受到雙方的嚴格且繁瑣的盤查,尤其是平和商行這種沒有大氏族世家在後面做靠山的普通商行。
那趟跑南方,商行不僅沒掙錢,反而還虧了不少。
可大東家在東海沒有歇幾天,恩佑再次帶著商隊出發,這次則是往東北方向去幽薊之地。
幽薊之地去年可能還比較亂,但現在局勢已經穩定,商路差不多恢復。
之前的林戎之亂倒是沒有北蠻鬧得兇,在鎮東軍的強勢鎮壓下,現在林戎早已退出了邊境。
不過大半年的戰爭還是給幽薊的百姓帶來了苦難。
平和商行的車隊一路行來,越是往北行,越是蕭瑟,與中原之地和江南之地是無法相比的。
這去幽薊之地,平和商行帶的可不再是東海的海貨,幽薊也是靠海,海貨並不怎麼稀罕。
他們這次帶的貨物是之前去南方帶回來的精美器物。
車隊在進入幽寂之地之後,還遭遇了兩夥士劫匪,好在護衛得當,並沒有讓那小夥劫匪得逞。
鎮東軍在幽薊之地不僅要抵擋林戎的入侵,還要鎮壓各地的匪患。
也難怪當初北蠻入侵北境和江南謀反之時,朝廷也不考慮調鎮東軍離開幽薊之地。
鎮東軍統帥公孫輝,出身幽薊大族公孫氏,是難得的將帥之才。
他以前也在方御守麾下領過兵,和司馬厲是差不多的經歷。
所以說方御守是魏國軍方第一人,魏國最頂尖的四鎮軍中有三個統兵將領都可以算是他的弟子。
平薊牴觸幽薊的核心位置,平和商行來到這裡,才算是感受到與之前蕭條不一樣的繁華。
城中場景與東海那邊並無太大的區別,只是房屋乃至城牆色調偏灰。而已偏灰。
商行車隊進城後直接前往集市,在那裡他們還看到了不少林戎人,東壤人。
林戎被趕出邊境之後,幽薊與北方和東北方向諸多外族的商路得以恢復。
商行帶的貨品很快出手,大東家便在平薊城的集市中再次購置了一個鋪面,留下兩個夥計看管,然後又帶著車隊出城北上前往東北的邊境看看。
在平壤,他們已經打聽到幽薊邊境的商埠重新開放,恢復了與境外諸多外族的互市,包括剛剛有過一戰的林戎。
一路上,商行大東家一直關注著幽薊的情況,他發現公孫家不愧是幽薊的頂級世家。
幽薊各地隨處可見其影子,公孫家的勢力已經遍佈幽薊的各個方面,不管是官場、民生還是商業,甚至公孫家在幽薊許多地方都有莊園,管理的田地更是多不勝數。
公孫家對幽薊的掌控甚至還要超過孫、黃兩家對江南的掌控。
得虧公孫家一直沒有謀反之意,不然幽薊之地分分鐘就能脫離魏國獨成一國。
從幽薊東北邊境的商埠收購了一批林戎貨品後,平和商行的車隊並沒有南歸,而是向著西邊而行,目標正是北境。
從幽薊前往北境,最常走便是先去晉陽,然後再北上嵐縣,或者是從晉陽繼續往西邊。
平和商行花了月餘的時間才從幽薊來到嵐縣。
因為北境大都督府設在嵐縣,嵐縣幾乎已經成為了北境的政治中心和商業中心。
按照慣例,平和商行的東家在嵐縣也購置一個商鋪,將他們從幽薊帶來貨品出售掉。
他們在嵐縣並沒有待太久的時間,半個月的時間裡面將帶來的東西賣掉,又買了些北境特有的貨品,然後離開了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