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做了,剩下的那些,他回去,也沒有什麼用處。
缺糧,他又變不出糧來。
“陛下也盼著相爺回朝呢,這不,陛下上次加封相爺一子縣公爵位,這次又特旨加封相爺一子縣侯爵位呢。如今,灞上李氏一門,可是榮耀無比啊。你是國公,令尊李老將軍也是郡公,相爺長子是郡公,次子是縣公,這庶出的三子都是縣侯了,四子五子也都是縣男,一門七爵,恩寵無比啊。”
“上次陛下加封犬子縣公,我已經上表辭謝了,無功不受祿,哪怕接受。這次陛下又加封,這是讓我為難啊。王內侍,還得麻煩你跑一趟,替我把謝表呈給陛下。”
“可別,相爺,陛下是真心盼著你回去呢。你的功績,那也是沒的說的。你的救災策,不知道挽救了多少天下生民呢。如何能說功績不大呢,陛下給你加封食邑,晉升官職,甚至給兩位小郎君晉封爵位,也是應當的。”
“相爺就請回朝吧,你要是再不答應,陛下可說了,回頭就要把你家的四郎五郎,全都晉封為侯,那時,李家可就是一門四公三侯了。”
四公三侯,聽起來確實很厲害,但李超五個兒子都還沒滿歲呢。
要是到時弄出個兩公三侯爵,豈不要被天下人指責死?
李超功績是不少,可也沒有到這地步,五個兒子不到一歲就全封公侯啊。
李世民這招倒也是狠,召你不回,我就給你兒子加封爵位,一次不回,就加封一個,看你回不回。
李超倒是挺想說,有本想你封什麼縣公縣侯,你給我五個兒子全封國公啊。
不過這事情也就是想想,不可能真的這麼幹的。
李世民倒無所謂,這傢伙一橫起來,可能真乾的出那樣的事情來。但李超不行,真讓皇帝封了他五個兒子皆公侯爵位,他李超還不肯入朝,那天下人都要罵他了。
天下時局艱難,你李超還躲在武當山清閒,這是沒責任沒擔當啊。
嘆息一聲,李超無奈的道,“陛下這是一點清靜了不肯給我啊。”
“能者多勞啊,李相你有救時宰相之名,這個時候,怎麼能躲清閒呢。陛下和諸位宰相們,如今可是日夜操勞,為了天下時局操碎了心呢。各地餓死的人越來越多,造反的人也不少啊。宰相們對於那些反民是剿是撫都還爭議不決,等著李相回朝去拿主意呢。”
“英國公和衛國公兩位在突厥人那裡不是搶了許多牛羊嗎?運回來,也能解決不少問題吧?”李超問。
“是搶了不少,但遠在代北呢。運回來可不容易,眼下又是冬季,沿途都沒草可吃,趕著活的牛羊南下,一路得死很多。而殺了運回來,更艱難。”
受限於這個時代的交通和運輸能力,雖然李績和李靖搶了不少牛羊,但這些牲畜也一時運不下來。頂多也就是河東河北北部地區,能夠馬上得到些牲畜,緩解下饑荒。至於河東河北的中、南部,都還接濟不上,更別說重災區的河南和關中地區了。
“相爺,天氣越來越冷了,饑民越來越多,大家都沒存糧了,全指望著朝廷的救濟糧。可救濟糧現在也減少了定量,大家都吃不飽飯。不少膽子大的,便鋌而走險開始搶劫偷盜,情況還越來越嚴重。”
李超知道王內侍說的是事實。
當人餓急了的時候,什麼禮義廉恥都會不顧了,什麼偷盜搶劫之類的事情都乾的出來。女人們可能為了一把糧食就能出賣貞操,有的人甚至可能把餓死人的屍體挖出來吃,如果更年青一些膽更大一些的,則可能就會去搶劫,這樣的人如果多些聚集起來,就什麼事情都敢做了。
搶大戶,搶官倉,飢餓會讓人瘋狂。
一九四二,河南餓死三百萬人。而在三年困難時期,官方給的數字是餓死了四千萬人,想想就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