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王玄策居然趕在新年前,大敗戒日軍。
“算算時間,信度之戰是從去年過年的時候開始的,到現在剛好一年。一年時間,雖然經歷了中原之變,信度有些混亂,又沒有援兵。可他們依然堅守住了,並且在如今全線反擊,大破戒日國兵馬,實是了得。”
褚遂良笑著道,“名師出高徒,王玄策身為趙王親傳弟子,果然不愧眾望,這仗打的漂亮。”
張超哈哈大笑,“信度戰場,算是提前鎖定勝局,明年我們的壓力要減輕許多。”
“當為王玄策授勳封賞!”岑文字道。
十七戰十七捷,連破十七城,殲滅戒日軍七萬有餘。
這可不是什麼虛假的勝利,這是真真實實的大勝。
這一仗,王玄策確實打出了唐軍的威風,給戒日軍以重創。
了得!
張超都忍不住心裡大讚自己的這位門生!
還欠五章!
第1318章 選妃
王玄策信度大捷,凡十七戰皆捷,連破十七城,殲七萬。這個功勞,也讓內閣大為讚賞,他的信度提督兼西海艦隊大將軍之職算是徹底坐穩,不再有人質疑。
加太子少保銜,增信度封地百里,賜奴隸一千。
內閣的賞賜也很豪爽,有功必賞,才能激勵將士們。
“我提議由崔琰任扶南提督,劉仁軌任朝鮮提督。”張超適時的提出兩項重要任命,朝鮮和扶南是明年必徵的戰場,提督這個職務是大唐八個海外領提督軍事的主官,相比起過去的都督諸軍事,其實權力下降。
更沒有使持節的大權。
以往,使持節,直接代表皇帝行使地方軍政大權,其次又有持節和假節。都督一般例加使持節,持節者就是欽差,權力極大,朝廷命將以節為信以指揮軍隊。
東漢中葉以後由於地方不寧軍事屢興皇帝欲增強中央的控制遂令在地方都督諸軍的將領加節。
旌節之制命大將帥及遣使於四方則請而佩之。旌以專賞節以專殺。
正因為都督與使持節的權柄過大,所以貞觀以後崇尚分權的朝廷,就廢去了過去許多傳統官職,比如都督、總管、使持節、持節、假節等。
貞觀年間的行臺、節度使府也都是臨時設立事後即廢。
“授劉仁軌朝鮮提督兼任南衙左驍衛大將軍,提督朝鮮軍務總兵官。”
朝鮮提督,類似於大唐的朝鮮軍區司令,左驍衛大將軍,則相當於兼任了左驍衛集團軍的司令,兩個軍職在身,才是真正的實權在握,統領朝鮮方面所有軍務。
“授崔琰扶南提督兼任南衙左武衛大將軍,提督扶南軍務總兵官。”
這算是臨時差遣,相當於過去大唐戰時任命的某某道行軍總管之職。只不過不同的地方在於,這個提督有過去使持節、都督某州諸軍事的大部份職權,可以統管地方軍務,不只是行軍征討。地方的民兵、預備役這些,他也能憑令調動。
王玄策已經被任命為信度提督兼任海軍西海艦隊大將軍,提督信度將軍總兵官,張超趁勢讓自己的兩位門生負責朝鮮和扶南戰場。
長孫無忌沒馬上答應,他提出了朝鮮、扶南、信度三地的總督人選。
提督總領軍務,地方上的行政這塊他卻是無權干涉的。說起來,總督還是在提督之上。
他提議韋挺任信度總督、楊弘禮任朝鮮總督、長孫順德任扶南總督。
“可以。”
張超對長孫無忌提出的名單沒有反對。
然後他笑著又提出一個任命。
“授南衙元帥蘇定方漠南提督,授許敬宗為漠南總督。”
長孫無忌點頭,“可以,我推薦由常何任燕北提督、左翊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