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三廣地區,將成為朝廷新的糧倉,這裡會成為大米的產區,每年能為中原提供無數糧食供應。有這三廣糧區,那麼朝廷幾百年內都不用擔心糧食問題了。”
事實上朝廷如今新增的產糧區,可不僅僅是一個廣東廣西廣南,還有海南島、琉求兩座大島,這也是能開發為糧區的。還有遼南,還有河套、遼西,這些地方可都是能產糧的地方。
一個河套,就能比的上關中平原了。
大唐人口眾多,但也才五千餘萬人口,其疆域現在已經不比後世的明清時少了。可晚明時據說人口高峰有兩億,清時更高達四億。
哪怕這些資料不是那麼準確,但明清之時人口數量確實遠超漢唐。地盤沒變大,人口卻翻了許多倍,用什麼養活這些人口的?
湖廣開發、嶺南開發,這些都可以算的上是重中之重。再加上就是耕種技術的提升,兩熟、輪種,精耕細作,都大大提升了糧食畝產量。
糧食產量,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超級人口大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糧食保障,也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
如果朝廷能有三年存糧,就不懼災害。如果百姓也有了三年存糧,那天下安穩。
如果朝廷和百姓都有了九年存糧,那就真的進入了太平盛世。
朝廷低價售賣新式農具,朝廷免費派人指導嶺南人先進的農耕技術!
李超的這些新政令,在嶺南颳起了一股旋風。
連許多山裡的俚獠蠻子們,都驚聞了。
“朝廷比起過去馮寧幾家好多了,他們只想讓我們入籍納稅服役當兵。可看看人家大唐朝廷,自他們來了後,我們日子比過去好過多了。山裡的東西拿到山下,就能賣到很多錢。而我們也能用上漢人的許多精美商品了。”
“對啊,甚至咱們的地都漲了好幾倍了,隨便拿出點地賣給那些漢人,就大賺一筆。”
“可不是,漢人的那寶鈔也好用。”
“我更喜歡他們的銅錢,金銀幣也精美。”
說著說著,這寨子裡的一群人話題就不由的跑偏了。
“還是跟著大唐好,日子更好過!”大家得出一致的結論。
垌主坐在火堆邊上,皺眉沉思著。
良久,他才開口,“可冼家派人過來,想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出兵,冼家過去對我們多有幫助,我們欠他們人情。”
“垌主,一碼歸一碼啊。冼家這個時候起兵,這不是拉我們去送死嗎?那馮家都歸附了朝廷,馮盎還做著欽州刺史呢,怎麼沒見他反啊。之前寧家馮家起兵,冼家來聯絡我們,要我們出兵,我們已經出兵響應過了。”
“對,那人情我們都已經還過了。”
“不能跟著冼家起兵,咱們打不過大唐的。”
“現在的日子多好啊,還瞎折騰什麼?”
火邊上,圍成一群的垌中各家族長們都紛紛表示反對。他們雖生活在山裡,可不表示他們就不懂形勢利害。
誰都知道,如今嶺南的天,那是大唐的天,馮冼兩家,已經過時了。
第1125章 三十如狼
平陽來了欽州之後,似乎比李超還忙。
最近她忙著四處買地,不亦樂乎。每天回來,都笑著跟李超講又談下了哪塊地。李超看著她的那股子熱情勁,也只能笑呵呵。
“我給咱兒子多置點產業。”平陽說道。
李超一邊脫衣服一邊道,“十一郎都已經是郡公了,這輩子你還操心他?再說了,我的這些產業,將來我的兒女人人有份,也不少他一份啊。”
平陽白了李超一眼,“我還是捨不得十一郎。”
李超上床,摟著她的肩膀,“慢慢就習慣了,你要真捨不得,那就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