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王爺面前的香爐裡,揭下貼在灶臺上的灶王爺畫像,再取一張黃紙一起點燃。燃燒到三分之二處往空中一拋,等徹底燃燒成灰燼落下來。
其實這個祭祀很功利,就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讓灶王爺他老人家上天后對天帝多說你家的好話多說過年話。
按照孫嬤嬤的說法,灰燼飛的越高,說明灶王爺上天給你家說的好事好話越多。
祭完灶王爺小年就過了,接下來就開始打掃衛生做各種美食,正月裡招待上門的親戚用。
可是今年情況特需,大家很沒有安全感,都想著省著吃把糧食藏起來,百姓的遠見和智慧在此時體現的淋漓盡致。
碧雲他們的糧食相比村民是多很多,但是都在她京郊的莊子上,她每年都囤糧,新糧下來把陳糧賣了。
運到蓮花村的也就夠他們吃一年的樣子,蓮花庵應該也囤著糧食。
在生產力低下的大楚,囤糧是每個人下意識的行為,不管是當官的還是普通百姓。
只是不知道蓮花村的鄉親囤的糧多不多。
住在一個村子裡,別人家沒糧她們卻吃的紅光滿面,她都不敢想那個場面。
年三十是碧雲和小宜的生日,她倆這十二年的生日可以分兩部分來說,有孃親時年三十會請朋友和親戚來熱鬧下,大家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玩一天,後來這四年舅家和國公府、大哥會提前送來禮物,生日當天孫嬤嬤做兩碗長壽麵就算把生日過了,她和小宜覺得這樣也很好,但是孫嬤嬤心裡覺得委屈了二位小主子。
碧雲覺得前段時間孫嬤嬤老去庵裡應該是準備她和小宜的生日去了,可是又發生了兵禍,想來孫嬤嬤很是鬱悶。
年三十的時候全村靜悄悄,不敢弄出一點動靜來,怕引來流民和兵痞,她和小宜收到了大家的禮物,孫嬤嬤送給她倆的是每人一套冬衣,春桃送的是鹿皮冬靴,小宜和她每人一雙,夏柳做了一桌美食和點心,小芽送給她倆一人一把匕首,司劍給她和小宜舞了一套劍法,貴叔全家送的是一人一張狼皮,一人一個兔皮捂子。
最可樂的是到了晚上姨母送來了玉佩和書,凌浩哥還沒有想到他送什麼禮物給她們,她和小宜享受著凌浩哥少有的不知所措,其實她覺得姨母一定幫凌浩哥準備好了,就等他去一趟,結果他很硬氣的要自己準備,兩個硬脾氣碰一塊也很樂。
其實想想也正常,凌浩哥一直生活在寺廟,姨母每年偷偷給他送東西也很是低調,他給她們倆人的見面禮是一人一串菩提子手串,這次生日不能也送手串,。
欣賞夠了凌浩哥的囧樣,好心的給凌浩哥出主意,讓他給她倆吹笛子當禮物,年三十晚上蓮花村民聽著悠揚的笛聲進入了夢鄉,也算沒有鞭炮的補償。
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院門大開,小孩子們開開心心從這家出來又進那家,在大人看不到的地方比著各自的收穫。
孫嬤嬤昨晚睡前就讓春桃把所有小零食都拿出來,年初一招待小朋友們,兩個兄弟帶著碧雲先去了崔老家給崔老拜年。
碧雲第一次見到了崔老先生夫妻和他的兩個孫兒孫女,他們送上禮物跪下磕頭拜年,每人收到一串金兔子。
崔老夫人拉著碧雲的手說讓她常來和孫女玩,她也在蓮花村交到了第一個朋友,崔瑩瑩。
崔瑩瑩一看就是大家族培養出來的大家閨秀,一言一行都能看出家族的底蘊,氣質沉穩大氣,大方有度,知書達禮,優雅端莊,給人很舒服的感覺。
碧雲覺得她和崔瑩瑩一比就明白了一句話的真諦: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崔瑩瑩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古代大家閨秀,從裡到外骨子裡都透著優雅,而她就是外面披了一個大家閨秀的皮的偽閨秀,骨子裡透著強悍痞氣。
如果不是要在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