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宜揹著手站在菜園前搖頭晃腦的揹著書,太陽打在他身上給他鍍了一圈金邊。
看到這一幕,碧雲覺得自己從謝府出來後飄了,好多天都沒有拿過書了,現在她覺得活著很是茫然,她是一個沒有生活目標的人,看著小宜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很是有序一看就是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是她又有小小得意,這樣帥帥的滿滿書香氣的小少年是她弟弟。
“小宜,回來吃飯吧,今天你還要去拜訪崔老先生。”米蟲碧雲想不明白只能按下暫停鍵,先把自己餵飽再思考這樣深奧的人生問題。
“來了,姐姐早食是什麼?”
“飯!”
......
小宜搖了搖頭,女子心海底針。
姐弟倆吃完飯,小宜問她要不要和他一起拜訪崔老先生,碧雲想了想回絕了,小宜現在是一家之主,她不去也不算失禮。
小宜其實想讓姐姐陪自己去,他在國子學聽過崔老先生給他們講《論語》,老先生說君子就在於胸襟和氣度。有德之人,別人是否知道或理解,無損其德行,不要因為他人的好惡而影響自己的情緒。
聽了後覺得心胸開闊了很多,他希望姐姐也聽聽,可是看姐姐的樣子是不想和自己去上課。
碧雲看著小宜糾結的樣子,不由道:“你想和我說什麼?我們去你的書房。”
“姐姐,你和我一起去上課好不好?”
“為什麼,你在國子學我也沒有跟著你呀。”
......
碧雲看著自己把小宜氣的轉頭不看自己,不由鄭重起來,“小宜你是不是要和我說君子凡事專用力於根本,根本既立則其道自生。所謂孝悌,乃是為仁之本。”
小宜聽著姐姐鄭重的語氣轉過頭來道:“姐姐,我覺得我們無違,我們離開是不希望父親後悔,所以我們不是不孝,這一點我們不怕人說。我只是希望你像以前那樣積極向上的生活學習,可是來了蓮花村後姐姐卻如同失神了一般,我們不要因為他人的好惡而影響自己的情緒。”
碧雲看著小宜擔心的眼神,心中很是安心,她兩世沒有父母緣,但這一世卻有兄弟,而且是全心全意待她的兄弟。
有時想想,她是很沒有安全感的人,只要一感覺不對就會把自己縮回到烏龜殼裡。
書上都說童年的創傷需要用一輩子來治癒,可能因她有前世的記憶,她需要兩輩子來治癒。
前世她不聰慧但是記憶力好,三歲的事她都記得,也有可能是六歲的她不願意忘記那些美好,所以一遍遍回想,所以記憶深刻。
她其實是一個特別自私又敏感的人,爸爸是全心全意愛她的人,她把放在心裡。
爺爺和奶奶也愛她,但是在他們心裡大伯同樣重要,甚至比她還重要,在大伯做了那樣過分的事情,他們明明知道大伯那樣做是錯的,還是在中間和稀泥,只會把他們拿出他們自己的錢來給她,她就把他們隔在心外,雖然會賣房給奶奶治病卻不會不眠不休的去照顧她。
她心中的那桿秤告訴自己,錢我出了,照顧有他們那親兒子,我是孫女。無數次的夜晚她都會鄙視自己的自私,可是第二天她還是覺得她沒有錯。
她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個無助的自己,無數次想有人幫她從大伯手裡拿回爸爸留給她的一切,不,不用一切,只要大部分就行,那是她的念想,是她的救贖,可是爺爺奶奶卻一直裝糊塗。
那個曾經溫馨的房子,那些爸爸給她買的玩具和衣服......
有時她都覺得在內心深處她是恨他們的,恨他們的不作為。同時她也明白他們沒有錯,那畢竟是他們的親兒子,她只是她們兒子的女兒,差了一層愛當然也差了一層,這是很正常的。
所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