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四大都護府分別是安東、安西、安北、安南都護府,安北都護府是大楚管理北方邊疆的軍政機構,孫家祖地出平城向北一天的平安鎮,平城是邊塞風情與農牧文明的交匯地,安北都護府管轄之地中最南的一個城池,離都護府豐州有四百多里。
寧武關離平城不到五百里。
夕陽西下,落日的餘暉映紅了整片天空,遠處寧武關的高高的黃土夯築城牆巍峨的城門樓,雄踞於華蓋山之上,地處恢河谷地,四面環山,只有北邊有恢河這個狹長出口,城門上寫著“寧武關 ”三個大字。
寧武關不只是一座關塞,其周圍分佈著很多堡壘,以東的盤道梁堡,以北的黃花嶺堡、神池堡、利民堡,西北的八角堡等,組成防禦體系,共同拱衛寧武關。
小宜聽大哥說過寧武關居中,其西有偏頭關,其東有雁門關,三關的鎮守總兵府就在寧武關,總兵韓大人,出身寒門,當朝少有的幾位孤臣,只忠於皇上。
崔老先生也說過,就是孤臣他也有偏向,只不過他偏誰要細細品,小宜一路上就在品韓總兵他偏誰。
不只小宜在品,凌浩一直在品,品了好多年,他把皇帝心中的幾位孤臣和純臣都品了無數次。自古都說武將說話直率,不喜掩飾情緒,可是韓總兵內斂少言,注重謀略,勇猛果斷,幾乎沒有犯過錯誤,世人常說他有衛青之能。
“爺,還走嗎?”司劍看著凌浩望著遠處的寧武關出神。
“司劍,你說韓總兵此人有何軟肋?”
“爺,奴才有次聽大表少年說此人有衛青之能,又有冠軍候的果敢,是帥才。他家數代單傳,族人遠超五代,他無子只有一女但無人見過此女,夫人早已病逝,現掌總兵府內宅是他的奶孃之女,也是他的妾室。”司劍想了想又補了一句,“有傳言說韓總兵傷了子孫根,還有一傳言韓總兵無子是殺孽太重。”
“殺孽太重?”
“傳言說……說這句話是候爺他老人家說的!”司劍糾結半天一閉眼說了出來。
“是,大舅說的?”
“京都茶館常能聽到這樣的傳言,都說韓總兵和侯府有私仇,所以韓總兵才到了寧武關。”
凌浩聽了司劍的話不由一樂,寧武關三關重鎮,被傳言一說好像成了雞肋。北地是孫家軍的祖地,他把只忠於他的純臣孤臣又和孫家軍有仇的韓總兵放在寧武關,這是多重要的一步棋,是不是他上位後就防備著孫家軍。
“今天晚了,我們先找地方休息。”凌浩看了看快要落下去夕陽。
大家聽了,各自忙了起來,這段時間大家都形成了默契,有去買晚食的,有忙著找地方紮營的,有忙著打聽訊息的。
邊吃飯食邊把各自得到的訊息說出來匯總分析,定下一步的計劃,這段時間凌浩就是這樣帶領這個近二十人的小隊的。
剛開始,大家是因為凌浩的身份聽他的領導,三個月後大家是因為他的能力願意聽他的領導,大家開始信服他。都是年輕人大家慕強,凌浩雖然功夫不強,但是他謀略強呀,好幾次都是他的策略讓大家避過危險,就是他們中年齡最大的春叔也覺得凌浩腦子好使,別人走一步看三步就算很強了,凌浩走一步就把好多步以後的事安排好了。
春叔常看著凌浩感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
第二天一早,二子和三子早早來到寧武關口處等著出關,此時的寧武關被朝陽被鍍了一層金邊,遠處的山坡上有點點白色的羊兒,城牆上的戰旗獵獵作響,耳邊聽著兵士呼呼哈哈的操練聲,空氣中有著淡淡的羊肉腥羶味。
二子和三子二人跟著眾人身後很快出了城門,繞過圓圓的甕城就徹底離開了寧武關,城門口貼了一張畫像,可能是風吹日曬又被雨淋過,已經看不出具體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