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突破困境與全新機遇
在與國際科研團隊合作推進再生醫學研究的這段時間裡,林羽的實驗室可謂是熱鬧非凡。不同膚色、不同背景的科研人員穿梭其中,各種先進的儀器裝置閃爍著指示燈,不斷髮出細微的運轉聲。
林羽團隊與合作方共同承擔的一項重要課題,是探索如何在更短的時間內,讓3d列印的器官模型實現更完整的功能化。在一次緊張的實驗過程中,團隊成員們全神貫注地觀察著儀器上的資料變化。負責操作實驗裝置的小李,額頭佈滿了細密的汗珠,他緊緊盯著顯示屏,雙手熟練地調整著引數。然而,當實驗進行到關鍵階段時,列印出的器官組織卻出現了嚴重的結構缺陷,這一結果讓整個實驗室的氣氛瞬間變得壓抑起來。
團隊成員們圍坐在一起,開始了激烈的討論。來自國外合作團隊的專家大衛皺著眉頭說:“按照我們之前的理論模型,不應該出現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在材料的選擇上出現了偏差?”林羽沉思片刻後說道:“我們再仔細檢查一遍實驗流程,從原材料的採購源頭,到每一步的操作細節,都不能放過。”於是,大家分成幾個小組,分別對實驗的各個環節展開了細緻的排查。
經過連續兩天兩夜的努力,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原來是在運輸過程中,部分原材料受到了輕微的溫度影響,雖然影響看似微小,但卻對實驗結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找到了問題,團隊迅速調整方案,重新採購了原材料,並加強了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的監控。
解決了材料問題後,實驗重新步入正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團隊成員們日夜奮戰,不斷最佳化實驗方案。他們嘗試了多種新的列印演算法和細胞培養環境,終於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在一次關鍵的實驗中,成功列印出了具有初步生理功能的小型肝臟組織,這一成果讓整個團隊都為之歡呼雀躍。
然而,還沒等他們來得及好好慶祝,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隨著研究的深入,資金短缺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再生醫學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用於購買昂貴的實驗裝置、原材料以及支付科研人員的薪酬。雖然之前得到了一些科研基金的支援,但面對如此龐大的研究專案,這些資金遠遠不夠。
林羽意識到,必須儘快尋找新的資金來源。他開始頻繁地與各大科研基金會、醫療企業進行溝通,向他們詳細介紹團隊的研究成果和未來前景,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援。在一次與一家大型醫療企業的洽談中,企業負責人對林羽團隊的研究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但同時也提出了一些苛刻的條件。他們希望在研究成果商業化後,能夠獲得大部分的利潤分成,並且對研究方向有一定的干預權。
林羽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他急需這筆資金來維持研究的繼續進行;另一方面,他又擔心企業過度的干預會影響研究的獨立性和科學性。回到實驗室後,他與團隊成員們召開了緊急會議,討論這個問題。團隊成員們各抒己見,有的認為應該接受企業的條件,畢竟沒有資金,研究將無法繼續;有的則堅決反對,認為這樣會讓研究成果淪為企業賺錢的工具。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林羽決定採取一個折中的方案。他再次與企業進行談判,在保證企業能夠獲得合理回報的前提下,爭取到了更多的研究自主權。同時,他也積極尋找其他的資金渠道,與多個小型科研基金達成了合作意向,透過多方面的努力,暫時緩解了資金短缺的問題。
在解決資金問題的過程中,林羽也沒有忘記關注國際醫學領域的最新動態。他發現,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醫學研究開始將人工智慧與傳統醫學相結合。林羽敏銳地意識到,這可能是再生醫學研究的一個新的突破口。
於是,他組織團隊成員開始學習和研究人工智慧技術,並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