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看著紙張在火焰中蜷曲,那火焰舔舐著紙張,最終化為灰燼,灰燼飄落在地上。
他走到御書房的窗邊,冰冷的窗欞觸碰著他的手指,他凝視著夜幕下寂靜的皇城,城中點點燈火如同繁星,心中盤算著如何將暗處的毒瘤一一剜除。
他想著那些心懷叵測之人,若不加以嚴懲,大齊的根基將被動搖。
“福安查到的名單,不過是些跳樑小醜罷了。”李啟的嘴角勾起一絲冷笑,他輕輕敲擊著窗欞,發出清脆的聲響,目光如鷹隼般銳利,“真正的幕後黑手,必然隱藏得更深。”
他閉上眼,腦海中浮現出朝堂之上,那些或諂媚或沉默的面孔。
他將這些人的名字一一過濾,腦海中勾勒出一個又一個嫌疑人的輪廓。
他仔細分析著每個人的言行舉止、背後勢力,心中的疑團逐漸擴大。
在思考過程中,他時而皺眉,時而搖頭,表情隨著思緒不斷變化。
與此同時,宮外的幾處府邸裡,幾位大臣正秘密地聚在一起,燈火昏暗,那昏黃的燈光搖曳不定,氣氛緊張得如同凝固的空氣。
“諸位,陛下執意擴充義士軍,此舉必將動搖國本。”一個年邁的官員捋著鬍鬚,鬍鬚粗糙的觸感在手指間摩挲,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滿,同時臉上帶著擔憂和焦急的神情,他說話時眼睛看向其他人,眼神中帶著尋求認同的意味,“那些義士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如何能與正規軍相提並論?”
“劉大人所言極是,這些年,朝廷賦稅已不堪重負,若是再花費大量銀錢養兵,只怕會民怨沸騰。”另一個官員附和道,聲音中帶著無奈和憂慮,他邊說邊搖頭,“我等必須聯名上書,勸諫陛下,切莫一意孤行。”
“可是,陛下最近的態度頗為強硬,我等若是貿然進諫,恐怕會惹怒龍顏。”有人提出了擔憂,聲音中帶著一絲懼意,身體也微微顫抖,腦海中浮現出陛下發怒的可怕場景,說話時眼睛不敢直視他人。
“哼,我們有理有據,陛下再怎麼也不能獨斷專行吧!”一位身著錦袍的官員冷哼一聲,眼中閃過一絲陰狠,他掃視了一圈其他人,眼神中帶著一絲挑釁,“況且,若不阻止義士軍擴充,我們的利益又該如何保障?”
幾人面面相覷,彼此交換著眼神,心中的不滿如同暗流湧動。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有的眼神中帶著猶豫,有的則是堅定,最終達成共識,決定連夜起草奏章,準備明日一早就進宮面聖。
“陛下,請三思啊!”話語中滿是懇切,同時心中默默祈禱陛下能改變主意,說話者眼神中滿是誠懇地看著其他人,希望得到支援。
“擴充義士軍,乃是勞民傷財之舉!”聲音中帶著強烈的反對情緒,說話者臉上帶著堅決的神情,說話時提高了音量,眼神中帶著一絲憤怒。
“陛下,萬萬不可啊!”聲音中透著焦急,說話者身體前傾,彷彿這樣能讓自己的話更有分量,眼神中滿是急切。
他們的聲音如同夜梟般低沉,在寂靜的夜空中迴盪,那聲音彷彿帶著一絲寒意。
第二天,當朝陽的第一縷光芒照耀在金鑾殿上時,那明亮的光線灑在金鑾殿的每一個角落,李啟端坐龍椅之上,目光平靜地掃視著下方群臣。
他知道,今日的朝堂,註定不會平靜。
按照大齊上朝的規矩,大臣們需依次站好,等待陛下發話。
大臣們站在朝堂上,各自整理著朝服,偶爾有幾個人偷偷地用眼神交流,眼神中帶著不安與猜測。
就在這時,內侍福安匆匆走進殿內,他的臉上帶著一絲焦急,快步走到李啟面前,急促的腳步聲在大殿中迴響,低聲說道:“陛下,劉將軍有要事稟報。”李啟目光一凝,他深深地看了福安一眼,微微點頭,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