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如何進軍,還有待商榷,本將軍先細細思量。”
隨後兩天時間,李左車都留在縣衙中,時而仔細看著地圖,思忖進軍方法。
他所用的地圖,精準度遠遠不如韓信繪製的地圖。
李左車又再問及原祖籍在隴西東邊的人,盡最大可能瞭解當地地形。
韓信善於用兵,他必須小心謹慎,不能再給韓信機會。
思考了兩天後,李左車有了最終的決定。
這天,聯軍武將們再次齊聚一堂。
李左車道:“若按照原本策略推進,速度太慢,必須加快速度,本將軍已想好對策。”
在以往,他採取的穩紮穩打方式,開路隊每日能開拓道路到何處,再提前派士兵在周邊山嶺查探。
從山林中進攻的隊伍,不能離已開拓的道路太遠,必須在營寨一定範圍內,確保隨時補給,萬一有敵軍襲擊,附近有友軍支援。
除了白沙村遭到火藥襲擊外,聯軍基本沒出現失誤,之所以傷亡高於秦軍,是因為聯軍是進攻方,秦軍對地形更熟悉,並且提前做好部署。
現在,李左車決定,專門派出部隊,比以往更快的速度推進,允許遠離營寨,前鋒部隊帶上若干乾糧,每天不再紮營,而是就地歇息,晚上輪流守夜,每佔領一片山嶺,就留下小部分士卒駐守。
這樣一來,越是往前推進,留下駐守計程車兵就越多,戰線越長,兵力越分散。
李左車專門做過細賬,如果按照這種方法,等前鋒部隊推進至隴山東邊時,減去中途可能出現的傷亡,兵力基本上還是夠的。
到了那時,再把原本分散到各地的兵力收攏起來,跟秦軍在關中平原決戰,除了三國兵馬,還有匈奴十萬騎兵,秦軍決無法抗衡。
“本將決定,調撥十萬兵作為前鋒隊,以戚宗為主將,夏侯嬰、田集為副將。”
李左車再具體講述作戰細節。
大軍來到隴西東南邊後,羊腸小路逐漸多了起來,尤其是下辯縣城,有縣城通往關中的道路。
只是道路兩側皆是山林,山林中有秦兵,必須一一清剿。
李左車給出的命令,是沿著道路正面推進。
既然這條路能通往關中,韓信必定十分重視,肯定會嚴加防範。
李左車要求,在道路上、道路兩側山嶺同時推進,注意秦軍和秦軍有可能設下的陷阱。
如果遇上秦軍挑釁,打退即可,不得追擊,以免中圈套。
兩天後,十萬軍隊齊備,戚宗帶著大軍出發了。
——————————
秦軍大營,大帳。
“稟將軍,發現敵軍大股部隊,從下辯官道、官道兩側山嶺而來。”
韓信絲毫不慌,就算來了又如何,雖有官道,敵軍也只能緩慢推進,並且每前進一段距離,都得付出代價。
在官道上,每隔一段長度不等的距離,都會有陷馬坑、鐵蒺藜之類,而敵軍不知道陷阱在何處,只能對道路逐一查探。
敵軍穩紮穩打,要巧妙殺敵,的確不好找機會,但不等於找不到,韓信就是要尋找這樣的機會。
大帳內,秦軍眾將齊集在這裡。
韓信在主將席子上跪坐。
武將們分別站在兩邊。
“諸位,在下辯官道和兩側山嶺,發現了敵軍大股部隊。”
長水校尉辛韋朗聲道:“韓將軍,末將願率軍與敵軍決戰。”
目前,秦軍只是在官道西段設定陷阱,還遠離敵軍前鋒的東段,還未設定陷阱。
現在還不是決戰時機,韓信沒有給予答覆。
奮勇校尉丁堅道:“末將認為,可派兵引誘敵軍追擊,路上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