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192年),遼東襄平人(一說幽州遼東玄菟人),是東漢末年名將,為董卓部將。
早期經歷
徐榮,原本官居中郎將一職。他與公孫度乃是同鄉,深知公孫度之能。於是,徐榮力薦公孫度擔任遼東太守這一要職。自此以後,公孫度憑藉其卓越的才能和智謀,逐步發展壯大勢力,最終成為了割據遼東地區的一方強大軍閥。
時光流轉至漢獻帝初平元年正月,關東各路諸侯齊心協力組成聲勢浩大的聯軍,共同舉兵討伐董卓。起初,同盟軍一路勢如破竹,順利攻佔了洛陽城。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佔領洛陽之後,這支聯軍竟停滯不前,未能繼續乘勝追擊。
此時,唯有曹操獨具慧眼,深謀遠慮。他毅然決然地率領著自己麾下僅有的五千精兵,孤軍深入,奮勇追擊董卓大軍。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二月之際,曹操所部行至滎陽汴水一帶時,不幸遭遇了早已埋伏在此處多時的徐榮軍隊。剎那間,喊殺聲四起,箭矢如雨般傾瀉而下。面對如此突如其來的猛烈襲擊,曹操的部隊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經過一番激烈鏖戰,聯軍慘遭重創,損失慘重。其中,鮑信身負重傷,鮑韜和衛茲更是英勇捐軀,戰死沙場。就連身先士卒的曹操本人,亦未能倖免,被流矢射中。千鈞一髮之際,幸而曹洪挺身而出,讓出自己的戰馬給曹操騎乘,這才使得曹操得以僥倖逃脫虎口。
而另一邊,作為勝利方的徐榮,在目睹了曹操的軍隊雖然人數稀少,但卻個個都能齊心協力、拼死奮戰之後,心中不禁暗自思忖:即便酸棗城兵力空虛,恐怕以目前的局勢而言,想要輕易攻克此城亦是難上加難。權衡利弊之下,徐榮當機立斷,決定率領部下撤回營地,以待日後再尋良機。
擊敗孫堅
初平二年二月,春寒料峭,大地尚未完全從冬日的沉睡中甦醒過來,但戰爭的硝煙卻已經瀰漫開來。孫堅這位英勇無畏的將領,率領著豫州各郡的兵馬,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洪流,向著董卓的勢力發起了猛烈的攻擊。他們一路高歌猛進,士氣高昂,屯駐在了魯陽這個戰略要地。
然而,當孫堅的軍隊繼續進軍至梁東之時,命運的齒輪開始無情地轉動。在這裡,他們遭遇了董卓麾下的悍將徐榮以及李傕等人所率領的大軍。剎那間,喊殺聲四起,雙方短兵相接,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
儘管孫堅和他計程車兵們奮勇作戰,但敵人數量眾多且訓練有素,逐漸佔據了上風。最終,孫堅的部隊陷入了重重包圍之中,形勢變得岌岌可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孫堅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和決斷力。他帶領著身邊僅剩的數十名騎兵,奮力衝殺,試圖突破敵軍的包圍圈。
經過一番浴血奮戰,孫堅終於成功殺出一條血路,帶著殘部狼狽而逃。這場戰鬥以孫堅的慘敗告終,不僅損失慘重,而且連潁川太守李旻也不幸落入敵手。更為殘忍的是,徐榮竟然將生擒的李旻處以極刑——烹殺,手段之狠毒令人髮指。
戰死新豐
初平三年四月,風雲變幻之際,王允精心謀劃,巧妙地施展出連環計,成功地挑起了呂布與董卓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致使這對曾經親密無間的義父義子反目成仇。終於,在一場驚心動魄的激戰之後,呂布手刃董卓,結束了這個權傾朝野的大奸臣的性命。
隨著董卓的覆滅,王允順理成章地掌控了朝廷的大權。為了嘉獎呂布的赫赫戰功,王允特封其為溫侯,一時之間,呂布聲名遠揚,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然而,就在局勢看似逐漸穩定之時,王允卻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
呂布向王允進言,主張將董卓的全部部曲趕盡殺絕,以絕後患。但王允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採取更為溫和的策略,他選擇接納其中一部分願意投誠之人。然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