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從事中郎徐勳

濟漯;大軍泛黃河而角其前,荊州下宛葉而掎其後:雷震虎步,若舉炎火以焫飛蓬,覆滄海以沃熛炭,有何不滅者哉?

又操軍吏士,其可戰者,皆出自幽冀,或故營部曲,鹹怨曠思歸,流涕北顧。其餘兗豫之民,及呂布、張楊之餘眾,覆亡迫脅,權時苟從;各被創夷,人為仇敵。若回旆方徂,登高岡而擊鼓吹,揚素揮以啟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

方今漢室陵遲,綱維弛絕;聖朝無一介之輔,股肱無折衝之勢。方畿之內,簡練之臣,皆垂頭搨翼,莫所憑恃;雖有忠義之佐,脅於暴虐之臣,焉能展其節?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圍守宮闕,外託宿衛,內實拘執。懼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腦塗地之秋,烈士立功之會,可不勖哉!

操又矯命稱制,遣使發兵。恐邊遠州郡,過聽給與,違眾旅叛,舉以喪名,為天下笑,則明哲不取也。即日幽並青冀四州並進。書到荊州,便勒現兵,與建忠將軍協同聲勢。州郡各整義兵,羅落境界,舉武揚威,並匡社稷:則非常之功於是乎著。

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戶侯,賞錢五千萬。部曲偏裨將校諸吏降者,勿有所問。廣宜恩信,班揚符賞,佈告天下,鹹使知聖朝有拘迫之難。如律令!

《為袁紹檄豫州文》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文學方面

確立了檄文典範:全文鋪張揚厲,語多駢偶,氣勢剛健又不流於拙樸,有骨鯁之氣而又文采斐然,成為後世檄文寫作的重要典範,為檄文創作提供了可資借鑑的藝術手法和風格範例。

體現建安文學風貌: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作品之一,反映了當時文學作品文辭華麗、情感充沛、注重氣勢等特點,對研究建安文學的發展和特點具有重要價值。

歷史方面

反映當時政治局勢:文中對曹操與袁紹之間的矛盾、曹操的專權行為以及當時漢室衰微等情況的描述,為研究東漢末年的政治局勢、各方勢力的鬥爭等提供了生動的史料。

影響歷史人物形象塑造:對曹操形象的塑造和傳播產生了一定影響,使曹操的負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強化和傳播,成為後世文學作品和歷史評價中曹操形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文化方面

激發民眾情緒: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起到了宣傳和鼓動的作用,試圖激發豫州吏民對曹操的不滿和反抗情緒,引導民眾對袁紹討伐曹操行動的支援。

體現社會價值觀:文章準確把握了當時社會主流價值觀與士大夫心理,透過對曹操行為的批判,反映出當時社會對忠義、正統、道德等觀念的重視和追求。

陳琳(?—公元217年),字孔璋,廣陵射陽(今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人,東漢末年文學家、政治家,“建安七子”之一。以下是他的生平經歷:

早年經歷

漢靈帝統治的末期,天下已然動盪不安,而陳琳則在大將軍何進的門下擔任主簿一職。他每日勤勤懇懇地為何進整理各類繁雜的文書,並妥善處理各種紛繁複雜的事務。

時間來到了靈帝中平六年,也就是公元 189 年這一年。此時的何進心中燃起了一股熊熊烈火,因為他一心想要剷除那些禍亂朝綱的宦官勢力。然而,當他將這個想法告知太后時,卻遭到了太后的堅決反對。面對太后的阻攔,何進並未就此罷休,而是萌生出一個大膽的念頭——私自引兵進京,以此來脅迫太后同意他誅滅宦官。

就在這時,一向忠心耿耿且頭腦聰慧的陳琳站出來向何進諫言。他誠懇地說道:“將軍啊,您如今手握重兵,其實完全有能力直接對這些宦官採取果斷行動,將他們一舉消滅。倘若您貿然召兵入京,那將會引發一系列難以預料的後果。眾多軍隊匯聚於洛陽城,勢必會導致局勢失去控制,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