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曹魏大臣徐奕

徐奕,字季才,東莞(今山東沂水縣)人,東漢末年官吏,生平事蹟如下:

避難歸曹:曾經,他因局勢動盪前往江東尋求避難之所。那時,孫策對他的才華頗為賞識,以禮相待,並誠摯地聘請他出仕為官。然而,他心中有著自己的堅持和理想,婉言拒絕了孫策的好意。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甚至不惜改名換姓,悄悄踏上回歸原籍之路。就在此時,曹操出任司空一職,聽聞他的賢名,特地發出徵召令。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應召而出,從此開始全心全意效命於曹操麾下。

徵超歷職:建安十六年,戰火紛飛,硝煙瀰漫。徐奕毅然決然地跟隨曹操西征馬超。在那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中,他展現出卓越的智慧與勇氣。待曹軍凱旋而歸後,曹操對他的表現讚賞有加,特意留下他擔任丞相長史這一要職,坐鎮西京長安,負責統籌管理當地事務。徐奕憑藉著公正廉明、恩威並施的治理手段,迅速贏得了長安百姓們的衷心擁戴,其威望之高令人讚歎不已。此後不久,他又被委以重任,轉任雍州刺史。在此期間,儘管遭遇丁儀等奸佞小人的惡意陷害,但因其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品行深入人心,最終並未受到實質性的影響。而後,他再次回到朝中,恢復原職東曹掾。最終,因功績卓著,得以出任魏郡太守。

深受器重:建安十七年,曹操親率大軍征討孫權,軍事行動緊鑼密鼓地展開。在此關鍵時刻,曹操將目光投向了徐奕,果斷調任他為留府長史。對於徐奕的忠誠和正直,曹操讚譽有加,更期望他能夠以柔克剛,靈活應對各種複雜局面。建安十八年,曹操功勳卓著,受封為魏公,正式建立起魏公國。新的政權需要得力幹才來支撐,於是曹操毫不猶豫地任命徐奕為尚書,賦予他掌管官員選拔事宜的重要權力。其後,由於工作出色,徐奕再度獲得晉升,榮升尚書令一職,成為曹魏政權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建安二十四年,風雲變幻之際,曹操親率大軍征討漢中。然而就在此時,魏諷等人心懷不軌,密謀造反,這一事件震驚朝野。負責治安的中尉楊俊因未能及時察覺並阻止這場叛亂而遭到降職處分。

關鍵時刻,桓階挺身而出,向曹操大力舉薦徐奕擔任中尉一職。曹操經過深思熟慮,認可了桓階的建議,決定起用徐奕。徐奕上任後果然不負眾望,展現出卓越的才能和嚴謹的作風,使得京城的治安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可惜好景不長,短短數月之後,徐奕竟身患重病。儘管他強忍著病痛堅守崗位,但病情日益加重,最終不得不向曹操上書請求辭去職務。曹操深知徐奕的身體狀況已無法勝任工作,雖心有不捨,但還是批准了他的請辭,並授予他諫議大夫之職,以示對他多年來功績的肯定與尊重。

然而,命運弄人,徐奕的病情並未因為卸去重擔而有所好轉。不久之後,他便與世長辭,令人扼腕嘆息。由於徐奕一生無子,身後無人繼承香火。曹丕得知此事後,深為惋惜,特地下詔任命徐奕同族之子徐統為郎官,並指定徐統作為徐奕的後嗣,以使徐奕一脈得以傳承,不至於斷絕。如此一來,也算是對這位忠臣良將在天之靈的一種慰藉吧。

曹操對他有兩句評價流傳於世:

“君之忠亮,古人不過也,然微太嚴。昔西門豹佩韋以自緩,夫能以柔弱制剛強者,望之於君也。今使君統留事,孤無復還顧之憂也。”:曹操肯定了徐奕的忠誠坦蕩可比古人,同時也指出其過於嚴峻,希望他能像西門豹佩韋緩急一樣,以柔弱剋制剛強,承擔起留守大事。

“昔楚有子玉,文公為之側席而坐;汲黯在朝,淮南為之折謀。詩稱‘邦之司直’,君之謂與。”:曹操將徐奕比作楚國的子玉、漢朝的汲黯,認為他是《詩經》中所說的主持正道的人,有他在可使奸佞不敢謀亂。

徐奕字季才,是東漢末年的官吏,對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