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東吳武將許徐盛

徐盛,其生年與卒年均難以確切考證,但據史書記載,他乃字文向,籍貫為琅邪郡莒縣,也就是現今的山東莒縣一帶。

早年間,由於故鄉遭遇動盪不安的局勢,致使徐盛不得不背井離鄉,渡江南下,最終選擇客居於吳郡之地。在此地,他憑藉著過人的膽略和英勇無畏的氣概而聲名遠揚。

時光流轉,到了漢獻帝建安五年,這一年發生了一件震驚天下之事——孫策遇刺不幸身亡。此後,孫權繼承父兄之業,開始統領東吳的大小事務。初登大位的孫權獨具慧眼,一眼便相中了徐盛出眾的才能,旋即對他委以重任,任命其為別部司馬一職。不僅如此,孫權還慷慨地賜予徐盛五百名精兵強將,並讓他暫行柴桑縣長之職,肩負起抵禦劉表麾下猛將黃祖的艱鉅任務。

徐盛自鎮守柴桑以來,一直兢兢業業地履行著自己的職責。這座位於今江西九江市境內的城池,在他的守護下固若金湯。然而,平靜的日子並未持續太久,黃祖之子黃射竟率領數千人馬,氣勢洶洶地順著長江一路南下,直逼柴桑而來。

彼時,徐盛手中所掌握的兵力不過區區二百餘人,但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他毫無懼色,毅然決然地率領部下出城迎敵。戰場上,喊殺聲、兵器相交聲響徹雲霄,徐盛身先士卒,衝鋒陷陣,其麾下的官兵們也個個奮勇殺敵,毫不退縮。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徐盛及其部隊成功地殺傷了黃射計程車兵多達一千餘人。

不僅如此,徐盛深知此時正是乘勝追擊的絕佳時機。於是,他果斷下令開啟城門,再次親率部眾殺出城外。這一出奇制勝之舉令敵軍猝不及防,原本就已遭受重創的黃射軍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最終,黃射不得不帶著殘兵敗將狼狽逃竄,自此以後再也不敢輕易前來侵犯。

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過後,徐盛因其卓越的戰功受到了孫權的高度賞識和嘉獎。孫權親自提拔他為校尉,並讓他兼任蕪湖縣令一職。此後,徐盛繼續展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在一次對臨城縣南山中盜匪的圍剿行動中,他再立新功。憑藉著出色的指揮能力和英勇無畏的作戰精神,徐盛順利地平定了盜匪之亂,因此得以晉升為中郎將,開始負責統率五校營的軍隊。

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到了漢獻帝建安十八年(公元 213 年)。曹操率領著浩浩蕩蕩的大軍向濡鬚髮起了猛烈的進攻。得知訊息後的孫權立即調兵遣將,徐盛亦毫不猶豫地率領所屬部隊跟隨主公一同奔赴前線抵禦曹軍。當曹操的軍隊如潮水般湧向橫江之時,徐盛與眾多將士們毫不畏懼,迅速整軍備戰,義無反顧地向著敵軍衝殺而去……話說當年,吳軍氣勢洶洶地乘著發動進攻的蒙衝船,一路乘風破浪,直逼敵陣。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這關鍵時刻,長江之上忽然狂風大作!那風猶如一頭兇猛的巨獸,張牙舞爪地肆虐著江面,瞬間便將吳軍的戰船吹得七零八落,紛紛不由自主地漂向了敵軍所在的長江北岸。

面對如此突發狀況,眾將士們皆大驚失色,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他們面面相覷,竟無一人膽敢率先跳下船隻,衝向對岸的敵軍發起進攻。一時間,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彷彿時間都凝固了一般。

但就在這時,人群之中卻有一個身影挺身而出!此人正是徐盛。只見他毫不畏懼,毅然決然地帶領著自己麾下計程車兵,如猛虎下山般突然衝上了岸去。他們手中的兵刃閃爍著寒光,喊殺聲震耳欲聾,以雷霆萬鈞之勢向著敵軍猛撲而去。

敵軍見狀,頓時亂作一團,被徐盛及其部下的勇猛氣勢所震懾,只得倉皇向後退卻逃竄。而徐盛的軍隊則乘勝追擊,奮勇殺敵,最終取得了不小的戰果。

沒過多久,那股狂暴的大風終於停歇了下來。徐盛見時機已到,立即率領部隊迅速撤回南岸。當他回到營地時,眾人皆對他的英勇無畏欽佩不已,尤其是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