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南北朝醫家徐熙

徐熙,這位身世充滿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彷彿被歷史的迷霧所籠罩。據現有資料顯示,他出生於東莞,也就是如今的沂水地區。曾經擔任過濮陽太守一職,乃是徐饒的第八世孫、徐防的後裔。

徐熙自幼便對黃老之學情有獨鍾,這種道家思想深深地影響著他的人生選擇和追求。成年後的他,毅然決然地隱居到了秦望山——這座位於今日紹興城南會稽山的最高峰。在這裡,他遠離塵世喧囂,潛心研究道家學說,尋求內心的寧靜與智慧。

一日,一位雲遊四方的道士路過此地,因口渴難耐而向徐熙求助討水喝。徐熙毫不吝嗇,熱情地為道士端來了清涼的泉水。道士感激之餘,在臨行前留下了一個看似普通的葫蘆,並告訴徐熙道:“君子之後,應當憑藉道術拯救世人,日後必能官至二千石。”徐熙滿心疑惑地接過葫蘆,待道士離去後,好奇地開啟一看,竟發現其中藏有一卷珍貴的《扁鵲鏡經》。

如獲至寶的徐熙深知這卷經書的價值非凡,從此開始日夜研讀,廢寢忘食。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對於醫學的理解日益深刻,醫術也愈發精湛。漸漸地,他的名聲傳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了當時醫學界一顆耀眼的明星,可謂是“名震海內”。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像徐熙這樣一位傑出的醫者,在《南史》《北史》等正史之中卻並未得到直接的記載。有關他的傳奇故事和卓越成就,更多是散見於南朝梁代醫家陶弘景的《本草經集註》序文、唐代的《太平御覽》等後世文獻,以及徐氏家族內部代代相傳的口述歷史之中。儘管如此,這些零星的記錄依然足以讓我們領略到徐熙那獨特的人格魅力和高超的醫術造詣。有一部分學者經過深入研究後提出這樣一種觀點:徐熙極有可能就是那個聲名遠揚的徐氏醫學世家中被視為“傳說始祖”般的存在。他那充滿神秘色彩的故事裡,包含著諸多如同神話一般令人驚歎不已的情節(比如有道之士慷慨相贈珍貴醫書等),而這些元素的融入顯然是有意為之,目的在於突顯這個家族醫學傳承所具有的那種超凡脫俗的神聖性質。

在浩如煙海的正史當中,有著確切文字記載的徐氏醫學代表人物則要從徐熙的兒子——徐秋夫開始說起了。這位活躍於南朝宋時期的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屬於自己的足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南史·張邵傳》這部典籍裡面,詳細地描述了徐秋夫的孫子徐文伯以及徐嗣伯兄弟二人精湛絕倫的醫術和他們所創造出的種種傳奇事蹟。然而,令人感到頗為遺憾的是,其中卻並未對徐熙有所提及。由此可見,或許徐熙相較於其他真實可考的家族成員而言,更多時候只是作為一個象徵意義極強的人物形象,存在於整個家族的敘事體系之中罷了。

同時,有關徐家的社會階層背景方面,雖然有一種推測認為他們可能屬於士族之列,但就其在當時政治舞臺上所處的地位而言,並未能達到那種權傾朝野、聲名赫赫的高度。

據相關記載所述,此人喜好黃老之學,並選擇隱居於秦望山之中。這一描述恰好與南朝時期士人們所崇尚的隱逸之風相契合,而且當時許多士人還會兼修醫術,就如同陶弘景那般。黃老思想極有可能對他的醫學理念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其尤為注重自然的調和以及養生之道。

此外,還有一個關於道士贈書的故事被記錄在了《太平御覽·方術部》當中。這個故事堪稱典型的中古醫家“神聖授業”母題,類似於華佗偶遇異人傳授醫術、孫思邈獲得龍宮藥方之類的傳說。此類傳說往往意在賦予醫術一種至高無上的權威性和神秘色彩。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那本名為《扁鵲鏡經》的著作至今尚未有傳世版本留存於世。有人推測它或許是一部託名於扁鵲的有關針灸或者診脈方面的文獻典籍,從中可以看出徐熙這一脈絡對於扁鵲學派的傳承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