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東晉大臣徐廣

的共同商議,一致認為應當委任著作佐郎徐廣來負責編撰本朝的國史。”這份奏疏很快就得到了回應,詔書明確表示:“前朝的高尚德行廣泛傳播於世,如果不將其載入史冊之中,實在是一大憾事。理應將這些寶貴的史實詳細記錄下來,以便能夠永久流傳後世。那麼就讓徐廣著手開展這項工作吧!”就這樣,徐廣肩負起了書寫國家歷史的重任,開始全身心投入到這項意義深遠的事業當中。

義熙六年(公元 410 年),這一年對於徐廣來說可謂是仕途順遂、官運亨通。他先是被任命為散騎常侍一職,負責侍從皇帝左右、規諫過失等事務。不久之後,因其德才兼備且聲名遠揚,又兼任了徐州大中正之職,負責品評當地人物,舉薦賢能之才。緊接著,徐廣再次得到擢升,轉任正員常侍,地位愈發尊崇。

然而,徐廣並未因此而滿足於現狀,他繼續兢兢業業地履行自己的職責。在此期間,雖然他身兼數職,但原本兼任的著作佐郎職務依舊保留著,未曾有絲毫懈怠。

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到了義熙十二年(公元 416 年)。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徐廣終於完成了一部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巨著——《晉記》。這部史書共計四十六卷,詳細記載了東晉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情況,堪稱研究那段歷史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料。

當徐廣將這部凝聚著無數心血與智慧結晶的《晉記》呈獻給朝廷時,滿朝文武皆為之驚歎讚賞。憑藉此功績,徐廣得以升遷至秘書監這一要職,負責掌管宮廷藏書以及編修國史等工作。

其實,早在桓玄篡位之時,徐廣就展現出了對晉安帝的一片赤誠忠心。當時,晉安帝被迫從皇宮遷出,處境艱難。而徐廣始終陪伴在其身旁,目睹君主遭受如此磨難,心中悲痛萬分。他那發自內心的哀傷之情溢於言表,深深地震撼並感動了周圍的眾人。

話說那宋朝年間,高祖劉裕順應天命,接受了晉安帝的禪讓。這一歷史性的時刻,標誌著東晉王朝的終結與宋朝的興起。而當晉恭帝退位之時,眾人皆沉浸於新朝建立的喜悅之中,唯有一人顯得格外哀傷——此人便是徐廣。

只見徐廣涕淚橫流,悲不自禁,其悲痛之情溢於言表。一旁的謝晦見狀,不禁眉頭微皺,輕聲說道:“徐先生啊,您如此這般表現,似乎有些過了頭呢。”面對謝晦的質疑,徐廣緩緩止住淚水,但臉上仍殘留著深深的悲傷之色。

他深吸一口氣,然後鄭重地回應道:“謝大人有所不知,我與您處境迥異。您乃是新皇帝的佐命功臣,有幸遇上這千年難逢的大好時機,自是春風得意、前途無量。然而,我卻曾深受晉朝的隆恩厚愛,對舊主心懷眷戀,難以割捨這份深情厚誼。故而此刻才會如此痛心疾首。”說完,徐廣再次長嘆一聲,心中的感傷愈發沉重起來。

時光荏苒,轉眼來到了永初元年(公元 420 年)。此時,已坐穩皇位的高帝劉裕有感於徐廣的博學多才以及其忠貞不二的品性,特地下詔稱讚道:“秘書監徐廣學富五車、見識廣博,且為人忠厚淳樸。在職期間更是兢兢業業、恭敬肅穆,實乃不可多得之良臣。今朕特封其為中散大夫,以示嘉獎。”此詔一出,滿朝文武無不對徐廣的德才兼備表示欽佩,而徐廣也因這份殊榮而備受敬重。

好學到老

徐廣,這位飽學之士,面對高祖的賞賜與恩賜,毅然決然地上表婉拒。他的這一舉動令高祖為之動容,最終高祖同意了他的請求。然而,高祖對他的讚賞並未因此而減少半分,反而賜予他極為豐厚的物資作為獎賞。

徐廣一生酷愛學習,這種熱愛貫穿了他的整個人生歷程。即便年事已高,白髮蒼蒼,他依然保持著那份對知識的執著追求,每日手不釋卷,沉浸於書海之中。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冬臘月,他從未有過絲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