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4頁

新的時代大幕正在緩緩開啟,不管那時的人們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五月,柴榮抵達太原城下。僥倖逃回老巢的劉崇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除了收拾殘兵,嚴防死守,他只能再次向契丹人求救。

柴榮決定先發制人。他派符彥卿領兵北進,阻止遼軍南下。他相信,符彥卿的能力足以擋住遼軍。符彥卿是後唐時期著名將領符存審(即李存審,為李克用養子,賜姓李)的兒子,二十五歲便以軍功升到了刺史高位。後漢時,符彥卿與郭威過從甚密,兄弟相稱,幾年前在澶州,柴榮還娶了符彥卿的女兒為妻。不管是能力、威望還是忠誠,符彥卿都足以讓柴榮放心。

符彥卿領兵迅速北上,很快進駐太原以北的重鎮忻州(今山西省忻州市)。此時,準備南下救援的遼軍前鋒剛剛到達忻州以北,聽說符彥卿大軍到來,急忙後撤,退守忻口。代州(今山西省代縣)守將鄭處謙聞風而動,殺掉遼軍將領,宣佈投降後周。代州位於忻口以北,鄭處謙的突然反叛讓駐守忻口的遼軍陷入腹背受敵的窘境。太原以北的戰局變得對後周極為有利。

柴榮氣定神閒,他決定收網了。他下令太原城外的後周軍隊發起進攻,同時派李筠、張永德領兵三千趕赴忻州,會同符彥卿對忻口一帶的遼軍發動圍剿。但這一次,柴榮顯然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實力,同時,他還低估了遼軍的決心與戰鬥力。高平之戰,北漢軍主力雖然遭到重創,但遼軍卻毫髮無損。而所謂腹背受敵,對這支擅長機動作戰的軍隊來說更是見怪不怪。柴榮在太原以北的防禦體系並未完善的情況下,強行在雙線同時發動進攻,這是一次風險巨大的賭博。

遼軍主力雖然已撤至忻口一帶,但行蹤詭秘,還不斷派出遊騎兵出沒於忻州城外,符彥卿雖然是經驗豐富的老將,也搞不準契丹人到底要耍什麼把戲。既然要圍剿,摸清楚遼軍主力的動向是必須的。符彥卿考慮再三,派遣先鋒都指揮使史彥超帶領二十騎北進搜尋,又命李筠領騎兵在後支援,自己則率步兵在忻州城下等候訊息。符彥卿的如意算盤是,用史彥超和李筠的騎兵纏住遼軍主力,再以優勢步兵將其包圍,聚而殲之。

史彥超手提長槍,帶著二十親騎,一路縱馬北進。日當正午,平原上野花遍地,一片絢爛。史彥超抬眼四望,遠方的地平線上突然出現了幾個黑點,很快,黑點變成了風暴,一大片契丹騎兵正捲地而來!史彥超以手一指,一名親兵當即會意,撥轉馬頭,向南疾奔而去。如果他的感覺沒錯,契丹軍主力很快就會圍殺過來,他要把這生死攸關的訊息第一時間傳遞給跟在後面的李筠。剛剛還沉寂在春光中的原野上爆發出馬蹄的轟鳴與猛烈的喊殺聲。戰鬥猝然爆發。

史彥超是雲州人,對燕雲十六州之恥有切膚之痛,對屢犯中原的契丹人更是恨之入骨。晉州之戰,史彥超曾率部固守抵禦,屢敗敵軍。高平一戰,史彥超更是衝鋒陷陣,勇猛無敵。只可惜這兩戰,都沒能和契丹人面對面廝殺,現在,他終於有機會用契丹人的鮮血來洗刷自己的鐵槍。

史彥超匹馬突入遼軍騎兵群中,左衝右突,勇不可當。長槍起處,契丹人紛紛落馬。被敵將的挑釁激怒的契丹人哇哇大叫著沖了上來。遼軍越聚越多,不多時,已有數千騎兵把史彥超團團圍住。

喊殺聲從西南方驟然而起。鐵騎滾滾而來,接到訊息的李筠帶著騎兵大隊及時趕到。隊形鬆散的遼軍遭到了後周騎兵方隊的猛烈衝擊。一個時辰之後,原野上已是屍橫遍地。在後周騎兵的圍殺中,近兩千契丹人倒在了草原上。遭受重創的遼軍再次潰散,分成無數小隊,很快消失在地平線上。

李筠慢慢把長刀還入鞘內,心滿意足地看著部下打掃著戰果頗豐的戰場。這是中原騎兵與契丹騎兵一次罕見的正面對決。一向在馬上耀武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