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2部分

適齡的健康公民都可以去當地政府的武裝部申請入伍,根據軍隊招兵的名額和招兵條件,對滿足要求的應徵者擇優入伍,入伍後必須至少服役五年後,方可自主選擇轉業或轉為志願兵,志願兵服役到45歲時退出現役轉如後備役,少校以上軍官則服役年限可延長致60歲。

聯邦兵役法中還規定了聯邦武裝力量的構成如下:聯邦陸軍、聯邦海軍、聯邦空軍、聯邦警察部隊、聯邦內務部隊、聯邦預備役部隊,此外聯邦下屬的州和自治共和國,則將有國民警衛隊、警察部隊。

伏爾加聯邦軍隊的軍官軍銜確定如下,和王庚前世一樣,基本是一職編兩銜的制度,分為4等12級:帥官:元帥

將官:大將、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而士兵則分為列兵和上等兵兩級,士官則是上士、中士和下士三級。

此外,軍銜和職務的原則是一職可以編兩級,具體如下:大軍區/方面軍職:大將、上將;

集團軍/軍職,中將、少將;

正師職:少將,大校;

正旅職;大校,上校;

正團職:上校、中校;

正營職:中校,少校;

正連職:上尉、中尉;

正排職:中尉、少尉;

所有副職的軍銜比正職再低一級,而聯邦軍隊的師一級,相當於中國參戰軍的混成旅,和日本陸軍的旅團,集團軍/軍一級,則相當於中國的整編師和日本的師團,軍區/方面軍這一級,則相當於中國參戰軍的集團軍和日本的方面軍/軍一級。

由於協約國本身不是一個國家,而是國家之間的軍事同盟,因此王庚的協約國聯軍不可能單獨設立一套所謂聯軍的軍銜條例,除了中日兩**隊各自沿用自己國家軍隊的軍銜制度之外,對這些名義上效忠於伏爾加聯邦的俄籍軍隊,只能以伏爾加聯邦政府的名義重新頒佈以上軍銜條例,從而達到軍銜管理的目的。

當然,除了整軍之外,這也是為了能在烏法戰役勝利後對俄籍將領們論功行賞的便利,要不然,這近30萬部隊名義上說是屬於伏爾加聯邦的國防軍,結果用的軍銜和標誌都還是高爾察克繼承下來的那個全俄臨時政府的,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伏爾加聯邦的軍隊隸屬於聯邦武裝力量總司令統一領導和管轄,當然,本來這個位置可能還會尷尬的懸空,因為協約國聯軍才是執掌這片土地上軍事力量的唯一王者,好在王庚思前想後,最後透過伏爾加聯邦接受並承認雙重國籍的方式,讓自己名正言順的兼任了伏爾加聯邦武裝力量總司令一職。

事實上,隨著中日同盟的建立,即使在中國和日本,距離兩國政府正式確認各自的國民可以擁有多重國籍也不會太遙遠,起碼在中國,8月份議會選舉結束後的憲法修改草案中,這件事也將毫無懸念被推動下去。

至於什麼時候會有伏爾加聯邦自己土生土長的總司令,顯然這會兒沒人去想這個問題,最樂觀的估計,也得等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戰爭結束後。

瓦西里。尼古拉耶維奇。佩佩利亞耶夫作為聯邦政府總理,並沒有給國防軍授軍銜的理由,在1918年7月21日下午2點的第一次伏爾加聯邦高階將領授銜儀式上,負責授銜的是兼任了伏爾加聯邦的武裝力量總司令的中國王,協約國聯軍中但凡在伏爾加聯邦政府和軍隊中兼職的將領,都臨時加入了伏爾加聯邦,成為擁有多重國籍的人士。

這件事本來沒那麼簡單,1918年的俄國,當家作主的是這個敢於打破一切陳規陋習的中國王,是這個甚至把中日兩國都能捏合在一起成為緊密同盟的中國王庚,烏法戰役的輝煌勝利使得聯軍和中國總司令獲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