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要如何送走,就成了接下來全社會都關注的事。
先是大總統徐世昌派官員道歉,但“大爺們”不接受。
第二天,步兵統領衙門和警察所又派人道歉,“大爺們”總算同意“出獄”。
但怎麼走出去又成了問題。
於是北洋政府準備了汽車,用來把這幫“大爺”送出“監獄”,同時答應走的時候會燃放鞭炮,好為“大爺們”去晦氣。
但“大爺們”感覺還不夠。
最後是總務處長向“大爺們”作揖懇求:“各位先生已經成名,趕快上車吧!”
於是“大爺們”才選擇走出監獄,享受英雄般的榮耀。
以上的事和蘭芳基本上沒有關係,因為蘭芳駐京大使館在使館區,大爺們進不來,而不知道什麼原因,當面對頭上包著頭巾的“三哥”警察的時候,大爺們也沒有像面對民**警一般的衝動……
還是有點關係的,北洋政府接送“大爺們”的車不夠用,找蘭芳駐民國使館借了兩輛車。
當然不是卡車,而是轎車。
大爺們不可能做卡車的,比他們“矮一輩”的人才會坐那種車。
唐新志的電報交代的很仔細,就像是紀實文學一樣,秦致遠看了哭笑不得,朱莉看的津津有味。
“這些人,啊,真酷!”朱莉想了半天,就找到這麼個形容詞。
“中二病罷了,也是北洋政府給慣得,同樣是全社會給慣得,自作自受。”秦致遠不置可否,還要給朱莉解釋下什麼叫“中二病”。
“哇,在民國讀書真幸福,畢業就能做官!”朱莉看到的明顯和秦致遠不一樣。
“也不都是做官,也會任教啊什麼的,但不管怎麼樣,衣食無憂是肯定的,華人對於文化的崇拜你們無法想象。”秦致遠感嘆。
“別用‘你們’,現在是‘我們’,我不喜歡你把我排除在外。”朱莉不滿。
“啊,我錯了……”秦致遠態度好。
朱莉滿意,只用了一個眼神,秦致遠就貼心的倒了杯水過來。
“在蘭芳不能這樣,絕對不能!”喝著水的朱莉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要知道就在一分鐘之前,朱莉還在表達自己的敬佩和羨慕。
“當然不會,蘭芳的學校只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只有文化鑑賞課,並不培養文學大師。”秦致遠早有決定。
“文學大師”這個東西很神奇,比如曹雪芹那樣的一生只向一部作品傾注所有的精力和感情的,那當然是值得敬佩的,同時也是值得稱道的,因為這種專注和沉澱,不管是在任何時候都值得提倡。
但如果是吃著政府的飯,領著政府的薪水,享受著政府提供的福利,還沒事以罵政府、罵國家為己任的,那就是全社會的集體犯賤,那樣的大師不要也罷。
反正蘭芳沒有歷史,所以秦致遠也不想矯枉過正。
目前的蘭芳,偏向文科的學校確實不少,但都是基礎教育方向,更深一層也是文秘性質,都是較為偏向實用的,從來不搞理論研究。
同時偏向理工類的學校更多,又有大量的技校存在,這些學校才是培養人才的地方,不管是工程師還是技術人員,甚至是醫務工作者,又或者是農林工作者,都是蘭芳急需的。
當然了,秦致遠也沒有放棄思想領域,就在目前的計劃書裡,各種各樣的博物館、音樂節、文化宣傳週、甚至是電影公司,都已經形成預案。
秦致遠認為這些才更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而不是在報紙上吸引眼球。
435 相對完美
發生在民國的事情,給秦致遠敲響了一個警鐘。
在目前的蘭芳,學生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學習,在學校內,禁止所有的意識形態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