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以後,我國大豆進口額越來越大,李景明依稀記得重生前,我國大豆的進口量將近一億噸。這是什麼概念?
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使中國發生了如此驚人的轉變呢?這就要從今年的這一次大豆危機說起了。
2000年,美國孟山都在中國東北發現了比普通大豆種子出油量高16%的野生大豆,一年後,孟山都透過基因轉接技術生產出一批低成本、高產能、高轉化的大豆種子,同時申請了專利。
但詭異的是,身為一家大型資本集團的孟山都,在申請完專利後,竟免費向中國主要大豆產區的農民提供種子,所有人都認為這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但事實卻證明這是一個針對中國大豆的“陰謀”。
當中國農民免費使用孟山都的大豆種子一年後,孟山都卻向世貿組織wto上訴,稱我們盜用孟山都科技產品,已構成侵權。無奈之下,農民只好停止之前種植的孟山都提供的種子,換上新的大豆種子。可事情並未就此結束,就在孟山都告我們侵權的同一年,四大國際糧商Abcd將大豆從415炒到1064(單位為美分\/蒲式耳),創下了近30年的新高。
同時,隨著中國榨油企業產能不斷擴張,大豆需求量也日益增長,但換上新種子的中國農民無法及時供應原材料。為了保證產能,中國企業只能向當時唯一能滿足產能需要的美國求購。緊接著,美國農業部又稱因極端天氣影響,大豆庫存量將降低8.12%,這使大豆價格進一步上升,在這種背景下,美國金融資本大量湧入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瘋狂囤積大豆,致使大豆價格再次暴漲。
眼看大豆價格一漲再漲,在外觀望的中國大豆企業坐不住了,於是在2004年3月以4300元\/噸高價搶購了800多萬噸的大豆,但危機在這一刻悄然而至。
在中國企業接盤美國大豆後,美國金融資本大量拋售大豆,致使大豆價格呈直線下降,在短短7個月的時間裡,大豆價格就從5600元\/噸跌至2000元\/噸,很多中國企業在美國購買的大豆還在海上時,價格就跌了一半,其結果可想而知。
原材料的暴跌,使下游產業鏈的糧油價格也跌至谷底,而以高價購入大豆的中國榨油企業在低價糧油的攻勢下,紛紛破產出局。而以孟山都、Adm、邦吉、嘉吉為首的美國企業卻趁此機會介入中國市場,以極為低廉的價格控股收購了中國八成以上的糧油集團。
我國的榨油行業,從此徹底落入外資之手。
“怪自己還不夠強大,不足以與四大糧商對抗。這一次自己借外資的風,賺了同胞的錢。以後一定要拿錢多為國家做些事情,以安自己愛國之心。”李景明心中下決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