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星火軍與楚州黃石國達成和平協議的時候,九州其他地方,很多王朝之間展開了混戰,大王朝都意圖吞併小國,壯大自己。
青州,海陽國和蒙山國邊境,有一片方圓千里的平原,現在這裡成為兩國交戰的戰場。農田中密密麻麻都是兩國的軍營和來回巡邏計程車兵,原來村莊中的農夫不是被徵為輔兵,就是逃亡到附近的山林中躲藏起來。
青州現在是三國混戰的局面。最大的三個王朝有高唐國、海陽國和蒙山國。其中,高唐國勢力範圍最大,佔據青州的西部,海陽國和蒙山國將青州的東部差不多一分為二。
青州的太上皇田氏在哪裡呢?他們與九州其他大勢力不同,他們的地盤並不在陸地上,而是在青州北方的一座大島上,名曰“長山島”。
在長山島周圍,有大大小小几萬個島嶼,青州主要的山上宗門和田氏的一些附庸都分佈在這些島上,所以陸地上就是三國爭霸的局面。
本來海陽國和蒙山國在青州三國中實力弱小,應該結成聯盟,共同對抗高唐國。他們一開始也是這樣做的,可是高唐國與西面中州的韓氏暗中較勁,所有力量都放在中州那邊。海陽國和蒙山國得到喘息之機,他們立刻兵戎相見,想分出個勝負,再與高唐國一較高低。
這就是九州各大王朝局勢的一個縮影,所有的聯盟都不可靠,在利益面前不堪一擊。
蒙山國因為緊靠魏國(梁州),所以從魏國獲取了大量先進的武備。因此蒙山國軍力雖然與海陽國差不多,但是實際的戰力已經超過海陽國。
在海陽國的大營中,有一支特殊的軍隊,表面上他們是海陽國從海外僱傭來的修士大軍。實際上,他們都是來自夢幻秘境的年輕將領,包括宗德林、唐劍聖、君皓瀾等人。
這是青州田氏對於三國爭鬥的暗中插手,他們不希望看到在青州三國決出霸主,一統青州。如果是那樣的話,這個大王朝的實力將超過田氏,將來田氏不但失去了太上皇的位子,還要屈居在這個大王朝之下,這是田氏所不能忍受的。
所以田氏的策略與其他九州大族的策略相仿,就是要盡力維持本州各國的勢力均衡。現在,蒙山國與海陽國爭鬥,蒙山國佔上風,田氏就要暗中輔助海陽國,保持這種均衡的局面。
在宗德林的大帳中,四個人聚在一起,除了宗德林,還有唐劍聖、李鶴仙,廖巨巖。後來投靠過來的鄧一林並不是宗德林的心腹,所以這次秘密聚會,四人並沒有叫他。
“兄長,我以為這九州有什麼了不起的,你看這海陽國的戰略,也不過如此。”唐劍聖非常瞧不起海洋國的統帥,一見到對方蒙山國配備了大量利器,就縮手縮腳,全力防守,完全放棄了進攻。
“沒錯,二首領說的對,這種防守只會被動挨打,真要想防守就得準備好進攻,讓對方的進攻不敢全力以赴才行。”講話的是廖巨巖,他習慣於稱宗德林為大首領,唐劍聖為二首領。
“大家說的沒錯。不過咱們來自秘境,算是外鄉人,要想在這裡扎穩腳跟,就得有拿得出手的戰功。所以大家做好準備,必要時候我們可以自行出擊,畢竟我們是代表青州田氏,並不受海陽國的制約。”宗德林肯定了大家的想法。
在另一處大帳內,以君皓瀾為首,五個將領聚在一起,他們來自秘境中的寶船國,此時他們商量的事情與宗德林等人所說的差不多。他們也認為,海陽國這種防守不能持久,必須保持進攻的能力,才能在弱勢下維持不敗。因此,他們也要做好準備,保證能夠隨時出擊。
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而就在此時,蒙山國的主帥正在佈置一次全面的進攻。面對縮成烏龜殼的海陽國大營,蒙山國主帥並不擔心,因為這次他從魏國帶來了破敵利器,他有信心砸開海陽國這個烏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