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學裡的先生近幾日講到《禮記》中的《學記》這篇經義,還佈置了旬假作業。
“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力不能問,然後語之,語之而不知,雖舍之可也。”
姚名成用手指劃過書本一大段話,口中已然小聲完成“離經辨志”之步驟。
“只會記誦書本上的知識,而不能理解知識的真正含義,這種人不能做先生,必須要能夠根據學生提出來的問題予以解答……”
說是旬假作業,其實只能算作預習。
等明日去了縣學,先生會像往常那樣點幾個人站起來回答問題,展示自己所悟經義。
“良治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君子察於此三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好的鐵匠兒子,一定會先學用獸皮補作裘衣。好的工匠兒子,一定會先學做……”
姚名成斷句解釋到這裡,不由得停住。
“始駕馬者反之,車在馬前。應該是要讓小馬跟在車後面,學習老馬駕車吧。”
唯有這樣解釋,才能跟前後講到的學習基礎相呼應,總不能是說駕駛馬車的人,最初要讓車在馬前面自己跑吧。
此乃姚名成自己總結的句意推斷法。
“古之學者:比物醜類。鼓無當於五聲,五聲弗得不和;水無當於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學無當於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師無當於五服,五服弗得不親。”
姚名成緊接著讀完後面大段話,對這段話的意思很清楚。
大致是說古代學者用鼓與聲,水與色之間的關係來形容學習與做官,老師與親人間的關係,確實形容得極為巧妙。
不過問題關鍵在最後一段話上。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察於此四者,可以有志於學矣……”
君子乃儒家中人對學子的較高評價,僅次於聖賢一詞。
既然是君子所言,那自然說的極有道理。
可這“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四個東西跟立志學習有什麼關係?
姚名成不斷思索著句中所指“大”含義,足足想了快半刻鐘時間。
最終他還是沒能想明白“大”什麼意思。
於是他只好提筆在這段話旁邊做上標記,準備等明日去縣學裡請教先生。
望向窗外狹窄巷道,姚名成心中莫名生出強烈無奈感。
貌似從他初讀聖賢書時,諸如此類“大”,“萬物”之詞就已常伴他身,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浩渺感”更是如影隨形。
以前先生跟他們講到的“大學”,“大同”,其解釋說是“博學”與“無異”意思。
然而當有人問到“大”字含義時,先生的解釋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了,他說“大”字是用來修飾“學”與“同”的。
代表這份“博學”與“無異”範圍之廣。
解釋來解釋去,姚名成始終未能明白,什麼叫所謂的“大人之博學”,“天下大同”。
在他眼中,無論是君子求學過程中,所需要學習的“禮樂射御書數”六藝,還是尋常學子們需要學習的經義,詞賦,策論,書法。
這些難道還不足以稱之為“博學”嗎?
再說到“天下大同”一詞,這東西……怎麼可能做到呢?
姚名成真可謂是百思不得其解,之前先生講課的時候他就幾次想提出質疑。
天下儒生千千萬,其中做官當權者何其之多,高門大戶,升斗小民,如此強烈的差異不正因他們這群儒生而起。
他們表面背誦著要讓“天下大同”的聖人教誨,達成先聖提出“仁”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