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7部分

門二字,盧雲不由咳嗽一聲,轉頭一看,果然見到一個搖摺扇的胖子,正是那舌頭最長的西門嵩,不由暗暗苦笑:“這就叫人生何處不相逢吧?”

聽的眾人左一個“公主”、右一個“公主”,嚷個沒完,那西門嵩地聲便罵:“少在這兒痴心妄想,什麼公主不公主?單就公主兩個字,你們便叫不得。”眾人忙道:“為何如此?這……這玉寧不就是公主嗎?怎麼叫不得?”西門嵩道:“玉寧是誰的女兒?”

那劍客茫然道:“這公主不就是……不就是皇上的女兒……”西門嵩冷冷地道:“哪個皇上?”眾人啊了一聲,全都閉上了嘴,西門嵩地聲責罵:“懂了吧?景泰皇帝都貶成了郕王,她還是公主嗎?至多不過是個‘郡主’罷了。”

聽得此言,盧雲雙眼大睜,暗道:“是了!玉寧!玉寧!她就是景泰皇爺的小女兒!”

盧雲想起來了,當年護駕西行,銀川公主曾親口告訴自己,她之所以出嫁番邦,正是為了保住自己的麼妹“玉寧公主”,她不忍妹子小小年紀、便要跋涉萬里、遠離故土,這才不惜以身相代,嫁入了西域汗國。

世事難料,那年銀川嫁入異邦,舉國痛惜,誰曉得後來朝廷動盪、新皇復辟,景泰受貶為親王,如此一來,原本的公主、親王、駙馬、太子,人人連降三級,卻只有銀川一人遠嫁西域,不受波及。可憐這“玉寧”逃得過這關、逃不了那關,如今恰似“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街上喝茶都能撞見了。

那幾名江湖人物聽了說法,總算也曉得厲害了。這公主郡主,看似一字之差,實則天差地遠,想玉寧若是公主,景泰豈不是天下正統?那三十幾年來的謀奪篡位,不也成了順理成章?是以這一聲錯喊,便等於是江充餘黨,心懷舊朝,恐怕是萬劫不復了。

那劍客嘆道:“原來如此,這麼說來,這公主……”眼看眾人瞪著自己,趕忙改口:“郡主、玉寧郡主……至今都還是小姑獨處,是嗎?”西門嵩道:“她想嫁,怕也沒人敢娶哪。正統元年,皇上起意下詔,命郕王妃殉節,震動朝野……”

眾人啊了一聲,齊聲道:“凝公案!”話聲才出,便又左顧右盼,神色微見忌憚。

“凝公”者,“遺宮”也。盧雲乍聽之下,便也雙肩微動,想到了顧嗣源。

所謂“遺宮案”,便是要驅散景泰死後留下的群妃,那時裴鄴語焉不詳,豈料正統皇帝竟是要逼前朝的皇后自殺,讓她為郕王殉葬?想堂堂的皇后尚且不能自保,何況其他?無怪上從群妃,下至公主,人人驚懼恐怖,朝不保夕,直至最後關頭,靠這顧嗣源撞死獄中,震動了朝廷根基,這才保住了這批孤兒弱女。

眼前這個玉寧小公主,正是顧嗣源一命換命,以自身之死贖回來的。

盧雲熱淚盈眶,仰起頭來,朝二樓望去,說來也巧,那玉寧公主坐在二樓包廂,窗扉卻未闔起,一雙妙目似有意,似無意,幾次都朝盧雲這桌望來。盧雲“咦”了一聲,微感錯愕:“她……她這是看瞧我麼?”仰首凝視,待要細看,那美女卻又別過了頭,避開自己的目光。

盧雲與景泰一家甚是投緣,不論皇帝本人,還是大女兒銀川,稍一相會,便得青睞,沒想這小女兒與他一照面,亦生親近之感。凝目看去,只見這“玉寧公主”容貌端麗,與姐姐銀川既有神似、亦各有千秋,幾名客人雖知她是正統皇帝的眼中釘,但國色天香在前,還是不免多看了幾眼。

想起顧嗣源,盧雲心頭一熱,便想上樓向小公主說會話,可自己與她素昧平生,卻該如何自薦?說自個兒是景泰年間的狀元爺,答過他父皇的對聯?還是說是她救命恩人顧嗣源的得意門生?

怎麼說,都不好。盧雲雖是閒雲野鶴,卻因天性拘束,煩惱也多,看那窗扉遲遲不關,似還在等候自己,卻又不敢冒昧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