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嘉的巧舌如簧李賢不是第一次領教,然而,這一回領教的卻是她的刻薄。見身材單薄的泉獻誠額頭上青筋暴起,捏著酒盞似乎準備劈頭砸過去,他就堅定了坐山觀虎鬥的意思,把那小抄直截了當往袖子裡一揣,旋即淡定地看起了好戲。
“善城公主還真是伶牙俐齒……哦,不對,這公主你們新羅自己封的,放在大唐大約連一個縣君都未必及得上吧?你說我好算計,怎麼不想想當初新羅一個彈丸小國,若不是靠的大唐,怎麼會有如今的勢頭?大唐對你新羅恩重如山,你們還對百濟故地虎視眈眈,這要是說無恥,大概沒有人會比你們新羅更無恥了!”
很快,這唇槍舌劍就從冷嘲熱諷升格到了互相揭短,金明嘉往日的公主風度也沒了,泉獻誠那瘦弱的身軀中一下子迸發出無窮活力。兩人從坐著鬥嘴升格到了站著吵架,到了最後,兩人中間的距離不足一尺,若是目光能夠殺人,只怕他們早就把對方殺了無數次。
而上官婉兒和韋容也漸漸覺得乏味了起來,後者甚至大大打了個呵欠,沒好氣地低聲嘟囓道:“這和外頭那些潑婦罵街有什麼兩樣!”
這時候,李賢竟是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甭管是多大的人物,罵人罵到最後,什麼風度儀表都會滾一邊去的。這不就是海東兩國最高層次的罵架麼?
第三百五十四章 七尺猛將黑齒常之登場
蘇定方右驍衛大將軍,幽州大都督。
李賢帶著高句麗貴公子泉獻誠回到洛陽的時候,等到的就是這個訊息。雖說人死萬事了,但中國人向來最注重死後聲名,所以才有蓋棺論定這一說。他和李弘兄弟見面的時候,後者苦笑著把禮部嘴皮子打仗的經過給他一一講了一遍,這也讓他充分見識到,之前金明嘉和泉獻誠那番爭吵根本不算什麼。
算舊賬,揭短,詆譭……就連蘇定方前些年擒得百濟君王的那檔子事情都被拿出來說道,言道是縱兵劫掠百濟,是為有損大唐仁德。雖說李賢確實認為出征打仗軍紀最重要,但這時候卻忍不住張口就罵。
“那些傢伙說得簡單!我大唐用的是府兵,所有兵具都是自備,若不能打勝仗從朝廷拿到賞賜,迢迢萬里血肉裡頭一圈轉下來,到頭什麼都賺不到!仁義之師縱觀歷史都曾經有過,到頭來有什麼好結局?退一萬步說,蘇定方那時縱兵劫掠確實有不對,可當時怎麼沒人拿出來說?等到人死了沒有對證了,這些人跳得倒起勁,真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小人!”
對於李賢這種暴跳如雷的表現,李弘事先就算到了,所以早早地把閒雜人等打發得老遠,此刻連忙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勸慰道:“總而言之,此事已經議定。只不過,為了這事,從上官相公,到李相公,到兩位劉相公,個個都被父皇批了一頓,你也就別再擺出為老蘇尋公道的姿態了。上官太傅已經託我向你說明,這件事他真是疏忽,絕非故意……”
老上官這些年大有收斂當起了老好人,他當然知道此事不是這一位的手筆!恨恨地哼了一聲,李賢便問起了那位太子詹事丞高祀先的下落。結果,李弘很是光棍地雙手一攤,說是李治給他派了一個新人,高祀先打發去巴蜀清查土人了。
這果然是他老爹的手段。火大起來就拿小卒子出氣!
當然,既然蘇定方的後事料定,李賢心中也就沒那麼多火氣了。于志寧的後事規格早就已經確定,無論是作為曾經的太子太傅還是王傅,或者是曾經的宰相,看在於家關隴大族,從前朝開始就名滿天下的份上,足以讓禮部上下每一個人懷著敬意善加料理。
感嘆了一番世事無常。兩兄弟便逐漸把話題轉到了這次泉獻誠來歸上。李賢還沒來得及提起那新羅公主PK高句麗貴公子地盛況,李弘便冷不丁一拍巴掌,滿臉笑呵呵。
“差點忘了說一件事,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