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一艘樓船經過江州地段,終於日落前抵達京都碼頭。 從樓船上依次走下十來號人,領頭的是位黑衣青年。 他二十三四歲,一對劍眉漆黑得如畫上去一般,雙目炯炯有神,面龐如斧鑿刀削,稜角分明,烏黑的長髮被一頂皮冠束起,腰間懸著一柄跟棍子一樣的黑劍。 身後跟著的幾人,各個身材高大,行動有序,不經意間流露出殺伐之氣。 這行人正是王誠等人。 王誠站在碼頭上,看著東方那座城,嘆道:“總算到了!” “是啊!總算到了!” 劉慶生幾人同樣嘆道。 他們這一路一點也不順暢,被人打、被人追,哪像是回京都領賞的有功之人,分明就是逃難的! 尹博眺望著那座城,皺著眉頭道:“這就是京城?有點小啊!” “這還不是京城,這只是京都下面的一個縣,咱們離京城還有兩三百里路呢!”吳飛龍道。 “只是一個縣?” 尹博眼珠子滴溜溜地轉,小聲道:“這一個縣城比咱們陰山郡的郡城還要大,還真不愧是京都。” “你以為呢?這可是千年古都,是其他地方能比的嗎?”吳飛龍道。 “是啊!” 劉慶生也是嘆道:“此地匯聚江河龍脈,人傑地靈,雖歷經血亂,但仍舊繁華無比,遠非千年前的古都可比。” “古都?這麼說,咱大周以前還有其他國都?”尹博好奇道。 吳飛龍一臉的嫌棄,不想跟這位胸無點墨的人為伍,連這兒都不知道。 劉慶生道:“咱們大周起源於東山、東海二郡,京畿便設在東山。千年以前,我大周大生成康之亂,文王諸子爭奪王位,京畿被打的破爛不堪。百姓也是死的死、逃的逃,十戶人家有九戶都不在了。” 幾人都聽得入神,因為這段歷史有些人並不清楚。 “所以後來遷都到這兒了?”尹博道。 劉慶生點了點頭,道:“是召公平定了成康之亂,幾乎以一己之力扶持康王上位。後來他邀請道門中人,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並親自堪輿各地,最後選中此地。” “召公!召公俺知道啊,他是咱們大周的守護神,原來國都竟是他親自挑選的。”尹博激動道。 王誠也忍不住嘆道:“召公真乃神人也!” 越是深入瞭解,越是覺得召公此人真的不是凡人。 平定動亂、扶持天子、遷定國都、制定律法……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極其的艱難,在位的天子能做到一件都會被冠以“明君”、“賢君”的稱號,召公卻是全做了,他無愧大周“守護神”之稱。 所以,除了大周曆代先王,他也是唯一被以“天子之禮”下葬的。 “大人,咱們還是趕緊進城吧!再過一會兒,天就黑了。”吳飛龍提醒。 王誠點頭,而後與眾人離開碼頭。 通往縣城的路很寬,差不多能容納十駕馬車並排而行。 路上的行人也多,江湖俠客、文人書生、富商小販,全都能見到。 一行人來到城門,剛準備進去,身後傳來一聲呼喊。 “楊兄!” “吳兄!” 王誠與吳飛龍彼此看了對方一眼,心裡同時閃過一個念頭。 他怎麼來了? 只見,一名二十來歲的青年跑了過來,手裡提著一柄劍鞘上鑲著寶石的劍,正是那位萬姓青年。 他臉不紅、氣不喘地跑到眾人身邊,笑道:“楊兄、吳兄,咱們又見面了!” “楊兄?” 尹博皺著眉頭,看著萬姓青年,佯怒道:“小子,你是不是眼神不好?咱們這兒哪有姓楊的?” “少說兩句!” 王誠回頭瞪了他一眼,尹博腦袋縮了縮,趕緊把嘴巴閉上。 “萬兄!” 王誠對著萬姓青年點了點頭,道:“萬兄不是去廣陵嗎?怎麼來京都了?” 正在這時,城門前跑來一名身著灰色長袍的中年人。 他一上來就說道:“萬公子,您可回來了!萬大人放言,您要是再不回來,萬大人就要將您驅逐出府了。” “嘁!” 萬姓青年嗤之以鼻,毫不在乎道:“驅逐就驅逐,反正小爺早就不想跟他住在一塊兒了。他看我煩,我看他也煩。” 灰袍中年尷尬地笑了笑,萬家父子倆的事他可不敢置喙。 “萬大人?” 吳飛龍眉頭一皺,轉頭看向王誠,還真大人說對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