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睛,和四眼就沒區別了。

賈主編常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所以偶爾也會犯些低階錯誤,比如把USB介面篡改成UBS介面,有一回他叫李小白拿只“烏”盤到他電腦上拷幾個文件,李小白摸不著頭腦,半天沒弄明白主編指的就是隨身碟。

其實選稿比約稿省了不少麻煩,編輯和校對也非常簡單,四眼很享受這種安靜的勞動,李小白卻嫌不夠熱鬧,自己積累的作者“資源”完全沒有派上用場,對那些文友誇下的海口也沒了著落,最多偷偷讓朋友們把以前發過的東西打個包發過來挑挑,若有能派上用場的,好歹多賺一筆小錢。

所以,李小白特別懷念自己大三時在老家縣城報社實習的那些日子。

李小白在報社做的是實習記者,報社不給補貼,拿的是稿費。

剛到報社時,他還比較幼齒,每天起早摸黑,四處跑新聞,哪裡著火,哪裡食物中毒,哪裡有人跳河,哪裡有民工討不到工資,總之,哪裡有事就往哪裡奔,做得辛苦不說,見報率特別低。

第71節:洗洗睡吧(71)

李小白跟的責編姓劉,李小白稱他劉高人,因為劉高人不但人高,而且是報社的資深編輯、前輩高人。

李小白很羨慕坐在辦公室裡不用風吹日曬的劉高人,劉高人說報社的編輯沒什麼好,記者才吃香,他是因為肝不好,才從記者轉成了編輯。

劉高人偶爾心情好,給李小白指點迷津。

劉高人說,寫新聞其實很簡單,有政治的敏銳性就行了。這裡頭還要分初級階段和高階階段。

初級階段的新聞,應景就可以了。

比如每年3月份就有諸多的熱點,5日要學習雷鋒好榜樣,8日要關懷婦女,12日上上下下植樹忙,到了15日就要關心消費者權益了。如此類推,一年365天,就有一大堆的年節可以報道,今年用了明年還能翻出來再用,就跟寫個人工作總結差不多。

新聞寫到高階階段,就要配合當前時期的熱點,巧妙地把日常的所有小事都戴上高帽。

比如按慣例搞送醫下鄉活動,本來沒什麼稀奇,但要是按上喜迎北京奧運會的主題,那就不是一次簡單的下鄉行動了,不算日常工作的範疇,而是為了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專門下的鄉,意義非凡,功蓋千秋啊。

李小白茅塞頓開,再寫出來的新聞就頻頻見報,毫不費勁了,有時候甚至足不出戶,也能寫出有模有樣的現場報道,工作輕閒了很多,就有時間泡在劉高人的辦公室打屁嘮嗑。

做記者的快樂遠不止於此。

李小白最喜歡的是那種被行內稱之為“肉骨頭”的有償新聞,其實這個比喻的意思不太好聽,說的是需要宣傳的單位得扔根肉骨頭出來,記者才為你叫幾聲宣傳宣傳。李小白並不介意,有骨頭啃總比喝西北風強。

李小白後來聽說其實他們報社的正式記者底薪也只有六百,全靠自己跑新聞拿稿費,所以他們啃起肉骨頭來也不遺餘力。但凡有單位搞儀式搞活動主動邀請媒體時,大家都是爭先恐後的。

有時,主編一天接到好幾個邀請電話,記者忙不過來,實習記者也能跟著沾光。說是採訪,其實資料都是現成的,主辦單位會給來採訪的記者每人一隻信封,說是統發稿,其實裡面還裝著幾百塊現金,這便是喂客的“肉骨頭”。

第72節:洗洗睡吧(72)

主客心照不宣,這是媒體行業的遊戲規則,不算潛規則。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記者有時候也挺費力的。李小白就有過這種體驗,有時參加了新聞釋出會什麼的,聽了半天實在沒啥可寫,但啃了人家的肉骨頭,不叫幾聲也不好,只好發條導語式的新聞,跟小學生造句差不多。記者有時跑新聞回來,互相打聲招呼,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