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明,秉承著絕不背叛朝廷的祖訓,艱難的維持著整個家族的生存,可是到了今天,家裡已經沒有一粒米了。
趙啟明,兄弟三人,父母已經去了,他們兄弟三人繼承了祖業,成了大明的匠戶,此時三人盤坐在土炕上,愁眉苦臉。
“大哥,二哥,山西大同府天鎮縣的忠義將軍招收工匠,人家說了,只要手藝好,要錢給錢,要糧給糧,要地給地,憑我們兄弟三人的手藝,去了肯定可以衣食無憂。”趙啟森開口說道,他是趙家的老三。
“是啊,大哥,我覺得老三說的沒錯,現在我們都窮的揭不開鍋了,全家人都要餓死了,並且****夜夜提心吊膽怕流民闖進來,將我們全家都殺死,到底還留戀這裡做甚?”趙家老二趙啟河此時也馬上開口說道。
趙啟明沒有說話,抽著旱菸,煙霧繚繞中,四十歲出頭的他,臉上已經佈滿了深深的皺紋。
“大哥,你倒是說個話啊!”老三趙啟森催促道:“我們大人不吃飯還能挺幾天,但是家裡的娃娃們可挺不住。”
男人們在屋裡商議著事情,女人們也沒有閒著,三個婆娘湊在一塊,你一言我一語,最終決定,一定要去山西大同府天鎮縣投靠忠義將軍。
老三媳婦扯著破落嗓子說:“隔壁的劉二麻子那什麼手藝,跟咱趙家的鐵匠手藝比,那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劉二麻子昨天去報名了,考查過了,拿回來二十斤白麵,那是二十斤白麵啊,當晚劉二麻子他婆娘就蒸了一大鍋的白麵饃,那個香啊。”說著說著,老三家的婆娘差一點流口水:“咱們趙家都幾年沒吃過白麵饃了,就是過年都是雜糧面。”
“就是,憑咱趙家三個男人的手藝,即使不能頓頓吃上白麵饃,但是至少一個月吃一次應該不成問題,大嫂,你要說說大哥,什麼故土難離,再留在這裡,我們整個趙家就死絕了。”老二家的婆娘也嚷叫了起來。
“唉!娃他爹不聽我的勸啊。”老大媳婦嘆息了一聲說道。
……
屋裡趙家的三個男人還在商議。
“大哥,你給個痛快話,到底去不去投靠山西大同府天鎮縣的忠義將軍,如果你不去,那我們就分家,我不能看著自己的婆娘和娃娃餓死,我一個人去。”最後老三趙啟森放出了狠話。
“老三,怎麼這樣跟大哥說話。”老二趙啟河雖然也同意去山西投靠忠義將軍,但是仍然維護著老大趙啟明的家族威嚴。
“哼!”趙啟森冷哼了一聲,再次強調道:“反正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婆娘和娃娃們餓死。”
老大趙啟明思來想去,最終嘆息了一聲,說:“都回去收拾東西吧,我去跟祖宗們告個罪。”趙啟明站起身來,撩開破舊的布簾走了出去,朝著趙家祖墳走去。
“大哥,你同意了,太好了。”趙老三和趙老二兩人臉上露出了興奮的表情,自己古板的大哥終於同意舉家搬往山西,投靠忠義將軍了。
當天晚上,趙家也吃上了幾年未見的白麵饃。五天之後,趙家和劉二麻子兩家匠戶跟著一名叫高順的人,朝著山西而去,在路上的時候,又遇到了大量的匠戶,隨後他們也加入到了隊伍之中。
當這些陝西的匠戶來到大同府天鎮縣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半月之後。
秦嶺說要去江南看看,最終沒有去成,因為惦記著這些陝西來的匠戶,他想親自監督,把自己的兵器局早點建造起來,並且在這之前,他還把大同府兵器局的匠戶挖過來不少。
李飛帶著人拿著金子去了江南買糧,秦嶺留下來處理匠戶的事情。
秦嶺把自己的兵器局建在了桃花山裡,並且派了重兵把守,桃花山一處山坳之中,建起了大量的房屋,都是獨立的小院,一共有六百多棟,這是專門為招收的匠戶們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