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生活在狩獵文明時代,你需要的熱量大概是這個數字的兩倍,因為狩獵本身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也就是你每天需要攝入4000大卡的熱量才能維持生活。而這時候,如果你需要養活後代,需要的能量可就更多了,可能要6000大卡,也就是說,如果這時候的人類,獲得的能量低於這個數字,可能就會滅亡。”
“即便人類每天獲得的能量能夠達到這個水平,也只能勉強生存,他們一天忙到晚只是為了不餓死,只是為了吃飽肚子,所以這時候總的人口很難增加,文明根本無法開始,也談不上科技文明,如果人類只是像草原上的獅子一樣,捕獵為生,那麼進化速度也不過是猴子或者是猩猩的水平……所以,同學們,你們覺得人類是怎麼獲得快速進步的呢?”
這個老師的課程非常有意思,只是幾句話,便吸引了白譜三人的注意,白爸爸和盧學長再次互望一眼點點頭,然後輕手輕腳的在教師後面找了個位置坐下。
“人類快速進步的原因是藉助了外力,比如說衣服,衣服就是一種很好的幫助人類節省能量消耗的外力,另一個重要的外力就是火的使用,火的使用是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的看家本領,很多人以為火的作用只是烤熟食物,尤其是肉食,這是錯誤的,烤熟食物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是很晚才被利用上的,這倒不是因為人類不懂得烤肉吃,而是人類在早期根本沒有什麼肉吃。”
“所以,火的最初作用是取暖,不要小看這個作用,取暖才是獲得更多能量的最直接手段,依靠它,人類才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才能走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如果沒有火,沒有額外的能量獲取,人類只能生存在溫暖的環境中,根本不可能遍佈全球。”
“火的第二個作用,則是驅趕野獸,這同樣減少了能量的消耗,有了火,人類自此有了安全的住所,用火嚇走野獸,晚上可以安穩的睡覺,讓自己的整個部落安全棲息。”
“所以火帶來了兩方面作用,開源和節流,開源就是直接給了人類的能量,包括後來的用火烤熟食物,節流則是指火的使用,給人類帶來了安穩的居住環境……漸漸地,人類活動所獲取的能量大於生存所需了,也就能夠利用剩餘的能量改變世界,人類文明也就逐漸啟動了,隨著文明的啟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獲取能量的手段越發便利,從物資生產中解脫出來的人越多,從事創新創造的人也就越多,能源的利用也就越高效,這是一個正反饋過程……”
這一番話,說的白爸爸和盧學長也不由得頻頻點頭,號地球上的人類,在歷經了喪屍病毒進化成新人乃至於變異人之後,科技樹有些點歪了,學科更是偏得很厲害,對於這種基礎性的通識教育非常不重視,以至於這些觀點對於白爸爸和盧學長來說都是很新穎的。
“好了,說到這,相信同學們對能量之於文明,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了,那麼你們知道根據能量劃分的文明水平的分級嗎?”
底下的同學們紛紛搖頭,表示沒聽過,就連白譜也覺得很新穎,雖然他幾世為人,但也沒聽說過這種劃分方法。
“我們根據使用能量的能力,把文明分成1型、2型和3型。”
“1型文明指的是它能使用自己行星,嗯,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地球的所有能量;2型文明能夠利用它所在的恆星,對於我們來說就是太陽系的所有能量,3型文明則能利用它所在星系的所有能量,對於我們來說就是銀河系……”
聽到這,白譜念頭一動,按照這個分法,由萬物之網主導的1號地球,至少處於3型文明,不,可能是準4型,畢竟白譜他們這些資料牧師面向的可是面對整個宇宙的。
“那老師,我們這屬於幾型文明啊?”有一個同學舉手問道。
“按照這個分法,我們還未達到1型文明,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