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部落,因此很是富裕。
而且在雙方戰爭沒起來前,這些草原上的小部落,還算安分守己,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過活,雖垂涎中原富饒安定,卻沒有誰敢在這時去分一杯羹。
這時草原,各大部落都有著各自信奉的神,這些神多是代表著他們各自部落文明的草原神祇,有一些部落,更有著只屬於自己這個部落的圖騰。
中原百姓信奉,多是佛道兩家,仙家也有一些,湖泊河流土地之流的神祇,也在被供奉的範圍之內。
凡是凡人,免不了遇到三災八難生老病死,或是有著諸多不得滿足的慾望,而以著人力之能,想要達成這些願望,卻是極為困難。
拜神求神,因此而得以昌盛。
因著這些需求,無論是在草原上興起的巫氏,還是在中原到處可見的廟宇道觀,都是香火不斷。
即便是深山之中的小廟,也必然有著一干忠誠信眾。
靠近草原的邊陲城鎮中,就有著這樣一座小城,看起來並不特別,無論是城之規模,還是城中貿易,都只算是眾多邊陲小城之中的中等城池。
在這座小城的城南,十里店的一個地方,風景優美,臨著官道,在這裡,十幾年前新建了一座道觀。
這座道觀不大,總共算起來,除了前殿的神殿,前後不過十幾間房,院落也只幾處,前門裡,用的是很普通的木製大門,未刷著漆,木色的大門,看起來使得這道觀多出幾分自然灑脫的味道來。
道觀後面,緊挨著後門裡,有著幾十畝良田,是這道觀裡的道士買來,有著佃戶打理著,不靠香火錢,道人也可以過活。
這一座新建的道觀,香火很是旺盛。
前來上香拜神的百姓,常常三五成群而來,論人氣雖比不得大城中的知名道觀,在同規模的道觀之中,算是少見了。
究其原因,實是這一處道觀所供之神,頗為靈驗。
先前剛建成時,有多年不得子嗣的夫婦過來求子,一回去,真使婦人有孕。
過來求好姻緣的年輕女子,回去後,也相繼嫁得如意郎君。
求子得子,求夫得夫,求事業亨通,得事業亨通,這靈驗的神祇,自然引得十里八鄉的百姓前來祭拜。
每日早上七時,道觀大門會按時開啟,晚上五時清場閉門。
這時,已上午十時,臨近中午,前來拜神的百姓,還是很多。
走在路上的百姓,有的是互相熟識,相互間見了打起了招呼。
他們聊的最多,就是這裡的神是多麼靈驗,第一次到這裡來的人,聽到這樣的言論,自更是對這座新建的道觀多出幾分好奇和期待來。
到了道觀,只見一片竹林,又現出紅牆一角。
一陣風過去,微聞頌經之聲,果是清修福地。
每一日開門後,道觀都會派來兩個道人,站在門口迎接著前來拜神的百姓。
每一日都是不同的道人在做著這事。
眾人到了道觀門口,先向著門口兩個道士一禮,才走進去,今日兩個年輕道人,周身清氣縈繞,每過來百姓向他們問好,他們都是微笑不語,回禮點頭。
這座道觀規模不大,裡面只有二十個左右道人,卻個個清氣縈繞,就算是站著一言不發,也會讓人覺得,他們是在默悟紅塵。
這道觀被傳的如此神奇,與這些道人也是有很大關係。
此處道觀,按照這個世界的規矩,分前後殿,後殿供的是道尊,前殿實際上才是這道觀的主神,這神以前卻沒有誰看見過,不過對凡人來說,這並沒有關係,只要靈驗就可。
拜了神後,又有著茶園,道士端過素點清茶,請大家休息。
“師兄,今日香客,比起前兩日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