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縣,北宋真宗天禧三年,在此建寧遠寨,屬秦鳳路秦州。熙寧五年,以古渭寨地建通遠軍,寧遠寨屬通遠軍。
歲月如流,至徽宗崇寧三年,寧遠寨升為寧遠縣,隸屬鞏昌路鞏州。然世事無常,金天會九年正月,寒風凜冽,金戈鐵馬踏破寧遠城,烽火連天,山河失色。泰和七年,時局變遷,寧遠復降為寨,歸於臨洮路通遠軍管轄。
金天興三年,南宋端平六年,蒙古汗國太宗六年,三方勢力交織,宋蒙聯軍終滅金國,寧遠寨亦隨之易主,歸於蒙古汗國。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寧遠復設縣治,隸屬鞏昌路鞏州。及至大明洪武,太祖朱元璋開基立業,寧遠縣依舊隸屬於鞏昌府。
出寧遠縣城往東行,越永寧河之碧波,便見一山巍然,名曰白巖,亦稱朱圉,橫亙於前,路險如天塹,崖高若斷雲,石嶙峋而嶺崢嶸,人馬至此,無不嘆其艱難。
遠觀之,山勢接天,崔巍壯麗,雲霧繚繞,不知其盡頭所在;近覽之,則綠蔭如蓋,鬱鬱蔥蔥,彷彿綠雲漫卷,無邊無際。山間濛濛茸茸,生機勃勃,盡顯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
這一日,天際初露晨曦,一抹孤影破曉而來,乃是一位策馬揚鞭的女子,她身著一襲不染塵埃的白衣,如同雪山之巔初綻的蓮,純潔而高傲。
頭戴輕紗斗笠,微風拂過,輕輕撩起一角,露出她那張令萬物失色的容顏,眉如遠山含黛,眼若秋水盈波,皓齒微露,笑靨如花,恍若仙子臨凡,不染塵世煙火。
這女子便是百里雲歌,原是今年三月之期,旎嘯許她崑崙雪山深處,一洞為媒,白首不離。
然時光荏苒,春去秋來,三載光陰匆匆過,雲歌於那雪山之巔,望穿秋水,卻始終未見心上人影,唯有孤寂與相思,如影隨形,噬骨噬心。終是情難自禁,雲歌不顧師門禁忌,誓要踏破風雪,去尋找旎嘯。
臨行前夕,月掛中天,她心緒難平,忽憶起師父遺訓,於隱秘之處藏有一信,言及世事險惡,紅顏多舛。信中所指,山西太原府水月宗,宗主竟是師門舊僕。
更言及她命途多舛,叮囑若非萬不得已,勿離雪山半步,即便踏出,亦需速歸,或可避過一場殺身之禍。
歷經數月風霜,雲歌終是穿越了茫茫雪域,踏入陝西臨兆府的地界。其絕世容顏,即便是輕紗遮面,亦難掩風華,引得路人紛紛側目,窺探之意不絕。
雲歌厭了這等紛擾,遂購得斗笠面紗,又添一匹快馬,於今日風塵僕僕,方至此地。
正當此刻,前方幽谷深處,一陣急促而激烈的兵刃交鋒之聲穿雲裂石,迴盪山谷。百里雲歌自小深居雪山,不諳世事險惡,欲策馬悠然前行,不惹塵埃,不想尋人的路上橫生枝節。
忽地,前方塵土飛揚,數十身影如蝗蟲過境,其中不乏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高手,竟團團圍住三名妙齡少女。
這三位女子,容顏絕世,各自手持一柄寒光凜冽的長劍,劍尖輕顫,每一擊皆蘊含千鈞之力,令圍攻者難以近身,其劍法之詭譎,劍勢之凌厲,令雲歌暗暗稱奇,心生敬佩。
她勒馬駐足,目光被這不同尋常的一幕深深吸引。尤為引人注意的是,二女肩背長布包袱,面對重重圍困,竟無絲毫捨棄之意,此情此景,讓雲歌心中泛起層層疑惑。
正當此時,戰局驟變,幾聲震天暴喝劃破長空,數名高手身形暴起,手中所持兵刃,或刀或劍,形態各異,皆非凡品,他們默契配合,如狼似虎,直逼三少女而去,意圖一舉擒獲。
眼見三位少女即將命懸一線,雲歌心中不禁一緊,那份淡然超脫的心境瞬間被一股難以言喻的擔憂所取代,幾欲脫口而出的驚呼,最終化作了一聲輕嘆。
然而,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三少女身形靈動,如同穿花蝴蝶,各自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