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和蔡邕見狀,立刻出聲力挺呂布。
王允上前一步,聲如洪鐘:“陛下,呂布將軍所言甚是。擴軍以備不時之需,正是為國立功之舉。臣建議封呂布為前將軍,加爵溫侯,以示嘉獎。”
蔡邕也緊隨其後,捋須而言:“陛下,呂布將軍屢立戰功,此次又護送公卿大臣和百姓順利來到長安,功在社稷,封賞之事,正當其時。”
朝堂上的眾臣見兩位老臣發言,紛紛出言附和,一時間,支援呂布的聲音此起彼伏。
牛輔氣得臉色鐵青,他咬牙切齒威脅道:“諸位大人莫要忘了現在是誰主政!莫非覺得我西涼勇士好欺負不成!”
太傅袁隗和太僕袁基見狀,立刻出言喝斥:“牛輔,你如此膽大妄為!朝堂之上,豈容你區區一個京兆尹放肆!”
呂布見牛輔仍不甘心,便慢悠悠地走到牛輔身邊,他的目光如電,怒目而視,周身散發出一股殺氣騰騰的氣勢。
牛輔感受到呂布的威壓,心中一顫,只得忍氣吞聲,不敢再有異動。
小皇帝劉協在龍椅上目睹了這一切,見到西涼軍吃癟,心中暗自高興。
他清了清嗓子,沉聲宣佈道:“諸位愛卿別傷了和氣,朕宣佈成立武衛軍,冊封呂布將軍為前將軍,負責統領武衛軍,賜爵溫侯。”
呂布上前領旨,感激地拜道:“微臣領旨!臣定當不負陛下所託,誓死扞衛大漢疆土。”
朝堂之上,眾臣紛紛向呂布道賀,恭喜之聲不絕於耳。
退朝後,牛輔心情沉重,他立即派遣心腹之人,攜帶密信前往洛陽前線,向董卓彙報長安朝堂上發生的事情。
信中詳細描述了呂布的野心、袁隗和袁基的立場,以及王允和蔡邕的支援,他請求董卓決定接下來如何應對?
"務必將此信親手交給董相國," 牛輔嚴肅地對信使說," 董相國的指示關係到我們的未來,不可有失。"
“諾!”
信使拿起密信,匆匆退了出去。
與此同時,呂布身披戰袍,來到了洛陽移民的臨時安置區。
他站在高處,聲音洪亮地宣佈皇帝的招兵詔書:" 陛下有旨,現招募勇士加入武衛軍,拱衛大漢江山。參軍者將得到豐厚的回報,優先安排田地與住所。"
洛陽百姓回想起呂布之前對他們的關照,心中充滿感激。
他們紛紛響應號召,踴躍參軍。
五萬多青壯年挺身而出,願意加入武衛軍,為國家效力。
呂布見狀,心中暗自點頭。
看到這麼多百姓,呂布靈機一動,暗忖:這麼多百姓,肯定有不少技藝高超的鐵匠、木匠,為何不趁機招募入麾下。
一念至此,呂布提高了聲音喊道:" 此外,武衛軍將組建武備研究院,招募擅長鍛造、冶煉、魯班之術的工匠。待遇優厚,有功者日後還有機會獲得爵位。"
人群中,一些擅長技藝的工匠互相交換著興奮的眼神,要知道古代的手藝人哪有機會獲得爵位。
他們紛紛上前報名,八百多名工匠踴躍加入,希望能夠在呂布麾下發揮自己的才能。
呂布對這些工匠表示歡迎:" 諸位,武衛軍因你們而更加強大。我呂布在此承諾,你們的技藝和貢獻將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回報。"
翌日,在長安城北四十里外的武衛軍大營內。
五萬多名青壯在經過艱苦的長跑和站軍姿考驗後,四萬三千人憑藉堅韌的意志和出色的體能脫穎而出,正式成為武衛軍的一員。
大營內,士氣高漲,新兵們摩拳擦掌,準備接受更加嚴苛的訓練。
呂布對此結果感到滿意,將八千幷州軍全部併入武衛軍,一起訓練。
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