軻比能轉過身,面對著身後的將領們,眼中閃過一絲敬意。
“傳我命令,對於高句麗的俘虜和百姓,一律善待,不得有辱他們的尊嚴。對於戰死計程車兵,都要厚葬。”
獨孤夜上前一步,他的面容剛毅,聲音中帶著對軻比能命令的尊重。
“可汗,您的仁慈將會被這片土地銘記。”
拓跋玉也抱拳行禮,沉聲道。
“您的胸懷,堪比天空之寬廣,您的命令,我等必將嚴格執行。”
“遵命!”
其他將領齊聲應和,他們的聲音在城樓間迴盪,如同誓言。
軻比能點了點頭,再次望向遠方的廢墟,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戰爭總是殘酷的,但它也教會我們尊重。今天,我們不僅是征服者,也是這片土地的新守護者。”
將領們領命而去,他們開始組織士兵,按照軻比能的命令列動。
鮮卑計程車兵們開始清理戰場,他們收集起高句麗戰士的遺體,以鮮卑最隆重的葬禮為他們送行。
在城中的廣場上,高句麗的百姓被集中起來,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但當他們看到鮮卑士兵沒有傷害他們,而是開始幫助他們重建家園時,他們的眼中逐漸流露出驚訝和感激。
“可汗的命令,讓我們有了新的希望。”
一位年長的高句麗人低聲說。
“是的,雖然我們的國家已經不在,但我們的人民仍然可以生活下去。”
旁邊的一位婦女回應,她的眼中閃爍著淚光。
軻比能站在城樓上,看著這一切,他的心中有一絲安慰。
他知道,這場戰爭雖然給高句麗帶來了毀滅,但他也為他們帶來了新的生機。
“從今天起,這裡將是鮮卑的一部分,但我們不會忘記,這片土地上曾經流淌著高句麗人的熱血。”
軻比能的聲音再次響起,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
……
四月十三日,春風帶著暖意,卻掩蓋不住戰場上的肅殺之氣。
袁紹的部下崔鉅業率領著浩浩蕩蕩的軍隊,將故安城圍得水洩不通。
他們架起了雲梯,投石機轟鳴著,向城牆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攻勢。
崔鉅業身披重甲,立於軍前,他的眼神堅定,手中的長劍直指故安城頭。
“將士們,今日便是我們建功立業之時,給我攻下這座城!”
然而,故安城的守軍同樣不是易與之輩。
城牆上的箭矢如雨,滾石和熱油傾瀉而下,每一次攻擊都被守軍頑強地抵擋了回去。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崔鉅業的軍隊雖然勇猛,但故安城依舊堅如磐石。
“將軍,我們的攻城器械損失嚴重,士兵們也疲憊不堪,是否考慮暫時撤退?”
一位副將上前,神色憂慮地請示。
崔鉅業望著城牆,眼中閃過一絲不甘。
“再堅持一陣,我軍糧草充足,定能攻下此城!”
就在此時,探馬來報,公孫瓚派出了三萬精兵,正朝他們急速逼近。
訊息如同晴天霹靂,崔鉅業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
“什麼?公孫瓚的援軍這麼快就到了?”
他知道,若此時不撤退,恐怕會陷入前後夾擊的絕境。
崔鉅業當機立斷,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士兵們聽到撤退的號角,紛紛轉身,開始向後方撤退。
然而,戰場上的撤退往往比進攻更加危險。
士兵們在撤退的過程中,陣型開始散亂,士氣也大幅下降。
就在他們撤退至巨馬水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