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球界有三種慣用場地,硬地場、紅土場、草地場。
其中以硬地為最常見場地,紅土和草地兩種場地幾乎只有歐洲少數幾個國家有。
但是,硬地場全世界都有,且保養輕鬆,價格便宜,是個國家都能建得起。
而每年象徵職業網壇最高榮譽的四大滿貫賽場,紅土和草地就佔去了一半。
也就是說,如果只耽於硬地,那麼網球界最高榮譽還沒開始追逐,就要先放棄一半。
在這樣一種不公平的競爭情況下,紅土和草地賽場榮上譽幾乎都被歐洲球員壟斷,即使網球強如米國,碰上紅土草地,一樣被橫掃。
這次,藉著IMG青少年團體賽奪冠熱潮,歷來以硬地場功夫見長的米國,也引進了那兩種奢華版球場,期望至少將差距縮小一點。
不過,這兩種奢華版球場每日的保養,才是耗費錢財的大頭,也不知道學院能不能長期擔負昂貴的場地保養費。
因此,IMG學員們都清楚,這兩種少見球場就是供給學院頂尖球員練習的,而競技的世界,在未全力以赴之前,沒人會承認自己不行。
熱火朝天的訓練與施工中的球場,形成了IMG又一風潮,這種風潮一直持續到在本年最後一個月舉行的,全世界青少年網球好手都將報名參加角逐的橘子碗杯。
橘子碗杯,作為一個有七八十年曆史的悠久青少年賽事,為全世界青少年網球選手們所向往。
除了12歲以下算是‘兒童們的節日’外,14歲以下,16歲以下及18歲以下年齡段比賽,是被國際網聯認可的全年五項A級賽事之一。
這裡,走出過一代又一代網球巨星,埃弗特、博格、海寧、費牛···說這裡是孕育傳奇的搖籃一點不為過。
安玥兮原以為憑著團體賽奪冠的實力和熱度,史密斯教練會安排她參加至少14歲以下組別的比賽,實際卻是12歲以下的‘耍鬧’。
她很不情願地掛著參賽選手的牌子來到橘子碗杯永明體育場。
完全忘記自己還差兩個月才滿十一歲···
人山人海的現場,熱鬧是她唯一的印象。
報道,簽名,熟悉場地,熱身,一一干完,安玥兮一個人揹著球拍在館內閒逛。完全提不起興趣···
待到廣播提醒她去參賽,才意興闌珊地走去賽場。
比賽一共列有64席,採用網球界慣用的淘汰賽制,三盤兩勝。
由於她拿的外卡參賽,不用經歷資格賽,直接在正賽上出現。
第一輪,對手是···米國人。黑面板,一口白牙,典型的米國黑人,力氣大是其顯著特徵。
安玥兮想起她的三個黑人朋友,目前已經14歲多的‘暴力三人組’,不知道她們在16歲以下組別打得怎麼樣。
不過,憑她們的實力,應該會順利突破第一輪吧。
在安玥兮的認識裡,橘子碗杯十二歲以下組別真的跟小朋友玩耍差不多,直到比賽開始好半晌了,她還是提不起勁來。
一直到對面的黑人女孩大笑著掄起球拍一拍揮下,球彈回來擦過她臉頰,留下一道淺淺的血痕,那痛感讓安玥兮終於回魂了。
眼看球即將落地,安玥兮條件反射地反身將球拍換去左手,用力朝前一撲,摔了個結實,不過好在把球打回去了。
不知道對面的黑人女孩是不是沒料到她忽然出現的最後‘反撲’,眼看著那球在網子前滾了幾滾,最後停下,她的腳步還定在原地準備做勝利狀。
尷尬飛快在場上蔓延。
“第二盤第六局,局分40:15!賽末點,哈斯佔先!”
看臺上零零散散幾個觀眾對這一球也看懵了,原本可以結束了的無聊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