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則就是相反的情況。
就這樣,第三輪比賽來臨。
這一輪裡,拉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來自義大利的17歲少女,紮實穩定的底線防守,簡直像一堵牆一樣,擋住了拉里所有的進攻。
而拉里的左手還不是太穩定,加之技術上有缺陷,相比正手,反手拍實在是太弱了。
反手拍不管是穩定度,還是球速,以及最重要的線路,在遇到比她實力強的對手,這缺點就會無限放大,雖然前兩輪拉里靠著前職業選手的比賽經驗,以及對手實力確實不夠,才未把反手拍的弱點暴露出來。
而這一場,16強戰的比賽,跟前兩輪或拿外卡或僥倖獲勝的選手水準已是不同,這才是真正的職業網壇的拼殺。
雖然拉里曾經歷過這層次的拼殺,但當她重新回到職業網壇,卻發現天才如此多,如果自己再小個三四歲,右手也沒傷的話,這樣的比賽她至少能闖入半決賽。
可是沒有如果。
拉里敗在義大利17歲小將的拍下,以3:62:6,慘敗給對手。
安玥兮無言地抱抱她,又馬上提起球包去參加自己的比賽。
經過半年時間的密集學習,以及各處網球教練學院聽課,齊聖已不是半吊子的網球教練了,等周圍人漸漸散去,他才步入球場。
“下一場比賽要更努力了,不過,這次沒有外卡拿,需要從資格賽打起。”齊聖說。
希望賽是職業網壇最低階別賽事,資金少,位置偏,裝置差,往往低排名選手連往返車費都付不起,所以國際網聯規定,當地舉辦的希望賽至少不能少於兩週的比賽,也就是說至少辦兩站及其以上的比賽。
等這站大獎賽結束後還有下一戰希望賽可打,當時報名,她可把剩下的兩站都報了,反正都在一個地方,沒隔很遠,開車一個多小時就能到。
這些,都是職業網球界的基本規則。他隨後又道,“也恭喜你了,這周後就可以獲得職業積分,有世界排名了。”
“謝謝。我會加油的!”收拾起沮喪,拉里重新振作起來,和齊聖一起收拾東西去看安玥兮的比賽。
臨到決賽那天,安頊終於帶著王出雲和慕容朗來到了斯圖加特度暑假。
安玥兮的14歲以下比賽,除了在決賽上碰到一個稍微能抵抗一兩局的對手,幾乎沒任何意外地直接送蛋給對手奪冠。
王出雲和慕容朗自然是目瞪口呆地,還沒怎麼替安玥兮加油,比賽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