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追。
偷襲短球?這也可以?包括漢娜在內的三個小夥伴都傻眼了。
在衝刺與急停中忽然改變打法,這不是做不到,卻對球員的反應和縱觀全場的預判能力有極高的要求。
這種球,如果球員用側身正手來打的話,一般來說,算是被拉出球場的救球行為了,球路選擇面幾乎只有直線和對角斜線,但安玥兮就是削出小球了。
小夥伴們知道安玥兮身體很柔軟,非常適合網球運動,但沒想到她的身體柔軟到這個程度,能隨意改變擊球方式。
這對手腕的負擔應該很大吧?何況她的手腕那麼細,很容易受傷的。
小夥伴們被這球震懾到後,不由擔憂,“abs,你這麼用手腕,會不會···”
很多成名早的少年球員,在打出一定成績後,就會面臨成名後缺乏動力和傷病的雙重困擾。
現在看來,安玥兮暫時沒有缺乏動力,但傷病這事誰也說不準,現今女子網壇這麼混亂,一半原因也是球員們的傷病太多了,無法長時間維持高質量的比賽水準。
傷病和復健,是網球運動員們最不想經歷的。
“應該沒關係,偷襲的招數哪能經常用。”安玥兮甩甩手腕,將球拍換去左手,“繼續打吧。”
看到不太在意傷病問題的安玥兮,漢娜更擔憂了,三年前因為比賽太集中太激烈,她的手腕就抽過筋,後來養了小半年才好,“史密斯教練,abs她真的沒問題嗎?”
“漢娜,作為擁有五千年輝煌歷史的中國,其實有很多讓我無法理解卻很有用的傳統文化,比如太極拳。這兩年我還沒見過她有傷病的危險,先這樣看看吧,如果以後風險加大了,我會及時喊停。”
跟齊聖合作兩年了,史密斯教練仍然不懂博大精深的太極文化,他只知道,自從齊聖帶著安玥兮和拉里練太極之後,兩人就從來沒有過傷病,這事很神奇,也很讓人想不通。
“太-極?”用漢語說出這兩個字,漢娜覺得拗口。
“我也不懂這個,abs每天練兩個小時,現在每天練四個小時了,如此高強度的訓練,她竟然完全跟得上,不得不說,是因為太極。”學著安玥兮練太極的模樣,史密斯教練學了一下給漢娜看,動作生疏彆扭的很,“大概就是這樣吧。你們幾個最近的參賽強度太大了,想知道更多的話,得問abs了。”